第一章
花树应该又落满哲学系台阶了吧只是这一次,我终于有时间好好看看。
接下来想做什么
编辑递来新的选题表,精英教育反思
职校全球趋势
......
我摇摇头,翻开从北京带来的哲学笔记,柏拉图洞穴寓言旁贴着王小雨的蛋挞包装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林哥,今天有个奶奶说,我的蛋挞让她想起女儿的婚礼蛋糕。
我想写个关于
教育公平
的纪录片,
我掏出无人机遥控器模型,那是李浩然送的临别礼物,主角是职校生、海归、还有像我父亲那样的普通人。
他们的故事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
——
我指向窗外的自由女神像,她手中的火炬正在雨幕中闪烁,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点后,那些真实的呼吸。
手机震动,陈雨发来视频:职校毕业典礼上,李芳穿着工装接过无人机操作证书,王小雨的烘焙车停在红毯旁,父亲作为
家长代表
正在发言。
我儿子是哥大硕士,
他的声音穿过太平洋,但我最骄傲的,是他学会了用两种眼光看世界
——
一种看星空,一种看厨房。
画面里,王小雨突然举起个巨型蛋糕,上面用奶油裱着
∞
符号,李浩然的无人机托着写有
每条路都有光
的横幅掠过操场。
父亲在掌声中转身,我看见他工装裤后袋露出的账本角,那里贴着张泛黄的星巴克收据
——
母亲当年偷偷攒下的员工折扣券,终于在十年后,兑成了更温暖的答案。
合上笔记本时,纽约的雨停了。
我给共享厨房的群聊发消息:下季度菜单想加
哥大樱花风味蛋挞
,有没有人提供花瓣
立刻弹出几十条回复:威廉说要设计樱花手冲咖啡,李浩然说无人机可以精准采集花瓣,王小雨说已经在试验樱花酱配方......
窗外的樱花树正在结出新的花苞,每片花瓣都是独特的弧面,每朵花都是无限不循环的方程。
教育的本质或许就像这些樱花
——
不是为了长成统一的标本,而是让每朵花在合适的季节,以自己的姿态绽放,无论是落在哲学系的台阶上,还是融在蛋挞的糖霜里。
手机屏幕亮起,是父亲的消息:今天用无人机给共享厨房的月季喷了药,开得可好了。
配图里,粉色的花朵旁躺着本打开的账本,最后一页写着:2025.6.30,幸福收支:∞收入,∞支出,余额
——
满格。
我笑了,望向远方。那里有无数种活法,正在学历的土壤上长出新的根系。
而每个认真生长的灵魂,都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答案
——
无需标准化,不必趋同论,自有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在生命的长河里,永远奔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