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画中密码
林逸凡决定再次前往那个废弃工作室,希望能找到更多关於林子明艺术理念和计划的线索。
这次,他独自前往,带着更专业的摄影设备,希望能详细记录工作室内的一切。当他再次进入工作室时,发现情况有了变化:地上的灰尘被清理得更彻底了,墙上的画作被重新排列,似乎有人最近来过并做了调整。
「林子明最近来过这里,」林逸凡心想,「他可能正在为他的公开宣言做准备。」
他仔细检查了工作室的每一个角落,最终在一个隐蔽的ch0u屉中发现了一封信,信封上写着「致陈静怡」。出於调查需要,林逸凡小心地打开了信封,里面是一封长信,林子明详细解释了自己的行为和动机。
「尊敬的陈静怡老师,」信的开头这样写道,「当您读到这封信时,我的艺术宣言可能已经引起了轰动。我调包了您的画作沉默的泪,不是出於恶意或金钱,而是为了证明一个艺术真理:真正的艺术价值不在於名气或权威,而在於创作本身的力量和真实x。」
信中,林子明回顾了他与陈静怡的师生关系,以及那次决定x的公开批评如何改变了他的艺术生涯。他承认,多年来他一直沉浸在愤怒和怨恨中,但最终他意识到,真正的复仇不是破坏,而是创造;不是否定,而是超越。
「我制作的赝品不仅仅是一个复制品,」他写道,「它是我对您艺术语言的理解和重新诠释,是我与您的一场艺术对话。我刻意改变了画中nv子眼角的泪痕位置和形状,不仅是为了留下我的签名,也是为了表达我对艺术真实x的理解:即使是泪水,也可以有不同的流向和形态。」
信的最後,林子明表示,他计划在展览结束时公开承认自己的行为,并展示一系列新作品,证明自己的艺术价值。他请求陈静怡的理解和宽恕,同时也邀请她参加他的新作品展示,进行一场真正的艺术对话。
「无论您如何选择,我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信的结尾写道,「感谢您曾经的教导,也感谢您的否定,它们共同塑造了今天的我。」
读完这封信,林逸凡对案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起艺术品调包案,更是一场关於艺术价值、师生关系和个人成长的复杂故事。
他拍摄了信的照片,然後小心地将信放回原处,离开了工作室。回到车上,他立即联系了王博文,告知了这一新发现。
「这封信进一步证实了林子明的动机和计划,」林逸凡说,「他的行为虽然违法,但背後有着复杂的艺术和个人原因。」
「我明白了,」王博文的声音透露着思考,「我刚刚与陈静怡谈过,她的反应出乎意料。她承认,多年来她一直关注林子明的发展,并私下欣赏他的才华。她对当年的公开批评感到後悔,认为那更多是出於自己的不安全感,而非对林子明艺术的真实评价。」
「那麽,关於如何处理这个案件,她有什麽看法?」林逸凡问道。
「她希望能与林子明直接对话,」王博文回答,「她认为这个案件应该在艺术界内部解决,而非通过法律途径。作为画作的拥有者,我尊重她的意见,也认为这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那麽,您同意安排三方会面?」
「是的,」王博文确认,「但我有一个条件:原作必须先归还,确保它的安全。」
「理解,」林逸凡说,「我会安排这一切。」
挂断电话後,林逸凡思考着如何最好地处理这个复杂的案件。一方面,法律是明确的,林子明的行为构成了艺术品盗窃;另一方面,案件的特殊x和各方的态度又使得纯粹的法律处理似乎不是最佳选择。
「画中密码,」林逸凡轻声说道,「不仅揭示了原作的藏匿地点,也揭示了一个关於艺术、真相和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