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雾锁盘龙

    栖霞村的清晨总是裹着化不开的浓雾。十七岁的林远蹲在村口老槐树下,指尖摩挲着半块青灰色的陶片。这是他在后山梯田翻土时挖到的,残片上隐约可见景泰三年的刻痕——比村志记载的建村历史足足早了七十年。

    又在看你的破瓦片

    清脆的女声惊得林远手一抖,陶片差点掉进泥里。他抬头看见雪儿提着竹篮站在晨雾中,鹅黄的襦裙沾着露水,鬓角别着朵新摘的野蔷薇。

    说了多少次,这是文物。林远把陶片揣回怀里,县志记载咱们村是乾隆年间迁来的,可这陶片...他忽然收声,因为雪儿父亲拄着乌木拐杖的身影正从祠堂方向缓缓走来。

    族长林守山今日照旧穿着靛青长衫,银白的长须随着步伐微微颤动。经过石碾时,几个纳鞋底的妇人慌忙起身行礼,正在玩耍的孩童也缩到墙根底下。在这个三百来户的山村里,族长的话比圣旨还要威严。

    明日就是春祭。老人的拐杖重重敲在青石板上,后生们把祭台再加固些,莫要像去年那样...他突然顿住,鹰隼般的目光扫过槐树下的少年,林远,酉时到祠堂来。

    雪儿悄悄扯了扯林远的衣角。少年望着族长远去的背影,喉结动了动。去年秋收后,他在盘龙岭脚下发现半截生锈的猎枪,被巡逻队逮个正着。祠堂的戒尺在掌心烙下三道血痕,族长说那是山神的警告。

    暮色四合时,林远跪在祠堂的蒲团上。供桌上七十二盏长明灯映得先祖牌位忽明忽暗,香炉里新换的沉水香正在吞吐青烟。林守山展开泛黄的绢帛,苍老的声音在梁柱间回荡:

    盘龙岭中有山魈,赤目獠牙,声如婴啼...

    这个故事林远听了十七年。据说康熙年间林氏先祖为避战乱,带着族人翻越盘龙岭时遭遇山魈袭击,是族长夫人以身为祭才换来全族平安。从此林氏在此定居,再不许任何人靠近东边的山口。

    我知道你在后山挖到些古怪东西。林守山突然话锋一转,上个月初七寅时,有人看见你在古栈道附近转悠。

    林远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那夜他确实摸到了废弃的栈道口,月光下能看见铁索桥上缠着手腕粗的藤蔓。就在他要踏上桥板时,林中突然响起一声凄厉的嚎叫,惊得夜枭扑棱棱飞起一片。

    山神显灵了!值夜的更夫敲着铜锣满村叫喊。此刻林远跪在冰凉的石板上,仍能想起那声撕心裂肺的怪叫,像是无数根生锈的钢针扎进耳膜。

    祠堂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雪儿提着食盒进来,发间的银步摇叮咚作响:爹,该用晚膳了。她将青瓷碗摆在案几上,热气氤氲中飘来党参炖鸡的香气。

    林守山叹口气:带他去西厢房抄族规,不抄满百遍不许出门。

    油灯在宣纸上投下摇晃的影子。林远握着狼毫笔,墨汁在不得擅离四个字上洇开一团乌云。窗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雪儿的脸贴在雕花木棂上:我偷了钥匙,子时老地方见。

    更鼓敲过三巡,林远摸黑溜出祠堂。村东头的老磨坊里,雪儿正举着火折子查看墙角的布袋。借着微弱的光亮,林远看见几件沾着泥巴的奇怪物件:巴掌大的铁盒子嵌着琉璃镜,还有根雕着龙纹的铜管。

    这是那个盗墓贼的东西。雪儿压低声音,今早巡山的在古墓群抓到的,爹让人把他关在地窖了。她突然抓住林远的手,那人说...说山外面有会跑的钢铁房子,能载着几百人日行千里。

    火折子啪地掉在地上。黑暗中,林远感觉心跳得厉害。他想起前日捡到的那枚铜纽扣,上面凸印着的五角星图案,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光。

    第二章

    地宫惊雷

    月光像一把银梳子,把老磨坊屋顶的茅草梳成细密的丝线。林远用草茎拨弄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村中秘史简介 >村中秘史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