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堂会审?我先揭你老底!
易中海见人到齐了,清了清嗓子,猛地一拍桌子,桌面上的搪瓷茶杯都跳了起来。
他指着张卫强的鼻子,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张卫强!今天开这个全院大会,就是要审审你!你目无尊长,对邻居出手狠毒!咱们大院几十年‘远亲不如近邻’的互助传统,你还认吗?你眼里,还有没有我们这些看着你长大的长辈!”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卫强身上。
张卫强笑了。
他缓缓踱步上前,不紧不慢地站到三人面前,那闲庭信步的姿态,不像受审,反倒像个巡视者。
“认啊,怎么不认。”
张卫强这句“认啊”,像一记不轻不重的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易中海准备好的一肚子痛心疾首的说教,瞬间被堵在了嗓子眼。他愣了一下,随即脸色一沉,以为张卫强是在耍滑头。
“认?你倒是说说,你怎么个认法?”
刘海中粗着嗓子抢白,他可没易中海那么多弯弯绕。
张卫强环视一圈,目光从院里一张张或好奇、或幸灾乐祸、或畏惧的脸上扫过,最后落回到三位“大爷”身上。
他笑了笑,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服软的意思,反而带着点看戏的玩味。
“认啊。一大爷刚才不是说了吗?‘远亲不如近邻’、‘尊老爱幼’,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我当然认。”
他往前走了两步,离那三张太师椅更近了些,声音不大,却清清楚楚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不过,我有点事儿想不明白,想当着大伙儿的面,请教请教三位德高望重的长辈。”
“你想狡辩什么?”
易中海皱眉,心里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张卫强没理他,而是转向了最边上的阎埠贵。
“三大爷,您是文化人,教书育人,最懂道理。您先给我们大伙儿说道说道,您是怎么‘爱幼’的?”
阎埠贵扶了扶眼镜,清了清嗓子,正准备摆出为人师表的架子。
就听张卫强继续说道:“我听说,您家吃顿饭,俩儿子一人收一毛五,连棒子面窝头都明码标价。您家算电费,公共那点线头损耗都得摊到各家各户,一分钱掰成八瓣花。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不是回头还得找您儿媳妇要回来存着,美其名曰‘替他们攒着’?”
“你……你胡说八道!”
阎埠贵一张老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指着张卫强的手都哆嗦了。
这事儿院里谁不知道?可谁敢当着他的面这么说出来?
院里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窃笑声。
几个媳妇儿更是拿手绢捂着嘴,肩膀一耸一耸的。
“我胡说?”
张卫强乐了,“三大爷,您别激动。我这不是在请教您吗?您这种‘爱幼’的方式,叫‘有偿亲情’,还是叫‘父慈子孝核算表’?您教教我们,我们也好学习学习,以后怎么尊敬您这位算盘比人品都精的长辈。”
“我……我这是勤俭持家!教孩子不能铺张浪费!”
阎埠贵嘴唇哆嗦着,辩解的声音都失了底气。
“哦,勤俭持家。”
张卫强拖长了音调,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看向了中间的刘海中,“那二大爷您呢?您最讲究‘尊卑’,讲究‘规矩’,您也给我们示范一下,这长辈的‘尊’,是怎么来的?”
刘海中脸一横,一拍桌子:“我怎么了?我刘海中行得正坐地端!院里大小事务,我哪件不是冲在前面?”
“是,您是冲在前面。”
张卫强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冲在前面享受当官的瘾。您那俩儿子,刘光天、刘光福,见着您跟老鼠见了猫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