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9章 借水吊罐沟
    胡三拎着竹烟锅,走在最前头,后头跟着十来个年轻后生,肩上都挑着水桶担子。山路不远,但坑坑洼洼,走得人气喘吁吁。

    他们这支队伍,说不上浩荡,倒是一个个腰板挺直,像是打仗去似的。有人开玩笑:“村长,咱这一出阵仗不小啊,怕是要打水仗去?”

    “呸!”胡三瞪了他一眼,“水仗哪那么好打,咱这是求人借水,可别张狂。”

    前头风一阵阵吹,山坳间雾气未散。太阳吊在山腰,照得人脸发烫,担子一头水桶一头绳子,不重,却吊得人肩头酸麻。走着走着,有个后生实在忍不住,问道:

    “村长,这吊罐沟……真会给咱借水?我听说这村人眼里只有钱,莫不真得掏银子?”

    胡三“哼”了一声,烟锅磕在石头上一响,冒出点火星。

    “借个水能要多少钱?顶天就点人情往来,咱这不是穷到叫花子了,再说了……咱清井又不是偷懒,是给全村办实事。”

    “可人家吊罐沟那边,可不比咱……”另一个人小声嘀咕。

    胡三没说话,脚步却快了几分,烟锅夹在指缝间,手背青筋起伏。后生们交换了一下眼神,也不再多言,只埋头赶路。

    吊罐沟村就在山背后一个凹进去的盆地里,四面山环水绕,说是沟,实则地势平坦开阔,不像老槐树村那般,房子一到雨季就潮乎乎的。

    天色渐高,远远的,吊罐沟村的轮廓也清晰起来。红砖绿瓦,灰墙粉檐,家家户户的屋顶都挂着一排排灯笼,有的晾在竹竿上,有的整整齐齐码在院墙边。

    看得出,这村子的确比老槐树村富裕得多。

    当然这也是跟他们村子有关,早些年皇帝还在的时候,这个村子就靠做出一手好灯笼的手艺,包下了皇宫里御用的灯笼。

    解放后,村子里面的人继续靠着这门手艺做灯笼,把灯笼卖出去赚钱,如今是全村靠着这门手艺吃饭。

    “啧啧,这屋子……全是红砖砌的。”

    “还都有窗子……咱村一半人还住土坯房呢。”

    “这灯笼,跟年画似的,个个红彤彤的……真不愧是灯笼村。”

    胡三听着身后小伙子们嘀咕,神色却不见起伏,只低声道:“都收收声,一会儿别给人笑话了。”

    几人赶紧闭嘴,脚步也收了些声响,生怕踩碎什么似的。

    进了村子,却发现这吊罐沟怪得很。

    明明是晌午,家家户户大门敞开,屋里透出灯笼的绛红光,但整条街上却一个人影都没有。鸡也不叫,狗也不吠,只有风吹竹竿上的灯笼,吱呀呀晃着响。

    一个小伙子咽了口唾沫,小声说:“这……像不像那年腊月,老王家起事前的样子?”

    “呸呸呸!”胡三回头瞪他一眼,“别乱说话!人家这村子富裕,白天都在屋里做灯笼挣钱,没空出来招呼人。别自己吓自己。”

    他话虽这样说,自己却也忍不住皱起眉头。

    按理说,这时节人家也该晒灯笼、翻材料、通风透气,哪有大门开着人都不见的理?

    不过他到底是村长,咬咬牙带着人接着往里走,直到走到村中央一处两进宅子前才停下。

    那宅子跟别家不一样,屋檐高起,门头刻着“黄府”两个黑漆金字,石狮子张着嘴,牙还镶着铜。

    “就是这儿。”胡三吐出烟雾,整整衣服,走上前拍门,“黄村长在家不?”

    门开了,是个穿灰布衣裳的人,脸圆圆的,眼神却机灵。他没让人进,转身便回屋通传。不多时,便听屋里脚步声响,一个穿青色绸缎长衫、腰里挂玉佩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正是吊罐沟的村长黄浩。

    黄浩四十出头,头发梳得锃亮,脸白得有些过分。他一眼扫过胡三身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尸解仙简介 >尸解仙目录 > 第29章 借水吊罐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