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6章 都关中赤子之心
    刘邦登上天子位,在哪建立都城一时犹豫不决。皇帝身边的大臣都是函谷关以东地区的人,他们的大多数人希望皇上定都洛阳,他们的理由是:洛阳是天下中心,在洛阳建都,有利于统治四方。而且洛阳东面有成皋,西面有崤山,渑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水,洛水,它地势险要,城池坚固,是建立都城的好地方。

    而齐人刘敬却以为关中才是建立都城的最佳选地,应该在关中建立都城。刘邦问张良到底在哪建都城最好。张良说:虽然洛阳地形险要,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但是它中间境域狭小,方圆不过几百里,土地贫瘠,四面敌人容易入侵,不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关中东面有崤山,函谷关,西面有陇山,岷山,肥沃的土地方圆千里,南面有富饶的巴,蜀两郡,北面有可以放牧的胡苑,依靠三面险阻来固守,只用东方一面来控制诸侯。如果诸侯安定,可由黄河,渭水来运输粮食,往西供给京都。如果诸侯发生变故,可顺流而下,足以运送物资。这正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的建议是对的。

    刘邦当即决定,定都关中。

    刘邦命相国萧何负责关中建立都城事宜,由太师占卜,都城选址长安。当时汉朝刚刚建国,战争还没有结束,连续几年的战乱,使人口急剧减少,经济萧条,国库空虚,拿什么建宫殿。好在关中一直都是相国萧何驻守,战火没有烧到关中,经济情况相对好些。

    但要建成一座宫殿,谈何容易。建宫殿必不可少的是各种原材料,技术人员,还需要大量民工。为了抢进度,施工与筹备材料两不误。施工人员先夯实宫殿基础,筹备材料最关键的是制造各种规格的砖,这是建宫殿不可缺少的,还有木材,也是建宫殿不可缺少的。

    经过三年的努力,几乎是昼夜施工,长安的长乐宫已建成,刘邦下令汉朝的官员全部迁到长安来办公。但让刘邦担心的是他的那些将领多是粗人,不懂什么规矩,喝醉了耍酒疯,拿佩剑砍宫殿的柱子,更有甚者把尿都洒在宫殿里,刘邦烦透了,也没有办法,这些将军都是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都为大汉江山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

    叔孙通说:这哪像是朝堂议事,乱哄哄一点规矩都没有。应该制定新的礼仪,礼制,用以约束人的言行举止。刘邦同意了叔孙通制定的新的礼仪制度,命令群臣进行演练学习。

    汉七年,长乐宫建成,刘邦在新建的宫殿举行朝贺典礼。诸侯,群臣都来参加。仪式在天亮前举行,由谒者主持典礼,按次序将所有人员引入殿门,排列在东西两侧。侍卫官有的在台阶两边站立,有的排列在大殿里,都握着兵器,张开旗帜,个个威风凛凛。

    皇帝乘坐辇车出房,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俸禄的官员,在引导下按照次序朝拜祝贺,无不惶恐肃敬。

    等典礼仪式完毕,又置备正式酒宴,官员在殿上陪坐的,都低身,垂首,按尊卑次序起身给皇上敬酒祝寿。酒已喝过九遍,谒者就宣告罢酒。

    有御史大夫做纠察,举报不合乎礼仪的人,就将他们带出去。在朝贺典礼过程中,一直到酒宴结束,没有出现敢大声喧哗,不合礼仪的人。

    刘邦感慨的说:真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今天才知道身为皇帝的尊贵啊!于是任命叔孙通为太常,并赏赐他黄金五百斤,并不再轻视儒生。

    又过了一年,未央宫建筑接近尾声,已经建好了未央宫的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刘邦平叛回来后,看到宫殿建的高大巍峨,非常壮观,很是生气,就斥责萧何说:天下动荡纷乱,苦苦征战这么多年,成败还不可确定,为什么要把宫殿修造得如此豪华壮美呢?

    萧何说:正因为天下还没有安定,才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建成宫殿。再说,天子以四海为家,宫殿不壮丽就无法树立天子的威严,而且也不能让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话说史记简介 >话说史记目录 > 第126章 都关中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