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解释检查
不一会儿,那个小伙子再次从里屋走出,嘴里依旧喃喃自语。
老板和老板娘看到这一幕,立刻催促小伙子回到里屋。
林建设见状便对老板说:“别再赶他了,让他在这儿待着就好,我们吃完饭就走,不会受影响。”
老板和老板娘感激地回应道:“谢谢你们的理解!他是病人,情绪不太稳定,有时会大声喊叫,担心吓到你们。”
林建设和于海娟表示完全不在意。
这时已无人来用餐,百无聊赖的老板开始聊起这个弟弟的事。
原来他们是从很建设的大山里来的。
男老板未婚时家里共有五口人,他姓郑,叫郑义,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家境贫寒的日子里,妹妹早早出嫁,只为缓解家中生计压力。
父母深受传统重男轻女观念影响,甚至向妹妹索要彩礼,用以支持长子郑义务农及未来的婚事。
郑义虽聪慧过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却因刚入高中贪玩,成绩下滑严重。
一次期末考试失利后,他被父亲痛打,自尊心受创,最终精神崩溃,开始胡言乱语。
为避免他外出造成困扰,家人不得不将他禁锢在家,母亲也因此身心俱疲,卧病不起。
郑父深感愧疚,最终离家出走,从此音讯全无。
林建设听罢感慨万千:“可惜了这个孩子,本该前程似锦。”
郑义的青梅竹马吴桐,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嫁给他,成为如今的老板娘。
于海娟对她的执着表示钦佩。
为了救治患病的弟弟,兄嫂来到医疗条件优越的京都谋生。
林建设和于海娟一路走来吃了不少苦,在这座城市打拼了八年,终于靠省吃俭用攒下钱开了这家小饭馆。
为了方便照顾生病的弟弟,他们选择在医院附近开店。
如今弟弟的病情已大为好转。
看到桌上玩耍的郑重,夫妻俩对这对善良的兄嫂充满敬意。
正当他们准备招待新客人时,郑重吵着要吃糖。
因小店忙碌且小卖部较建设,郑义夫妇没及时满足他的要求。
林建设主动提出去帮忙买糖,得到于海娟的支持。
很快,他找到附近的商店买了几包糖果赶回饭馆。
他将一颗递给郑重,其余的糖果则递给忙碌的老板娘,婉拒了对方要付钱的好意。
郑义感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