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章 曹国公实为治世之臣
庸置疑。

    但是他也想活。

    只可惜太子殿下对于锦衣卫似乎不感兴趣。

    以至于自己为了求一条活路,竟然失去了最基础的判断。

    这一顿打,挨得不冤。

    不过,不应该啊。

    毛骧摇了摇头,疑惑的自言自语:

    “长得这么像,又同名同姓。”

    “皇上为什么没有半点反应?”

    毛骧打开手中的档案,抽出了一张勾影画像。

    如果朱雄英看见这幅画像,一定会大吃一惊。

    画像上的面孔,和他的真实面容竟然有着九分相似。

    好在毛骧只是看了两眼画像,便将档案重新封装起来。

    想了想,忍着后背剧痛起身,亲自将档案放进了一处暗格。

    然后又和衣卧下,忍着剧痛沉沉睡去。

    第二天,大朝会。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双目无神。

    看起来是在认真听着李景隆的奏言。

    实际上早已是神游天外。

    昨天晚上,朱元璋睡得很不好。

    自己最思念的妹子和大孙,又一次来到了他的梦中,醒来之后早已经是泪湿锦被。

    直到李景隆的声音彻底落下之后,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

    “说完了?”

    “诸位臣工认为,此策是否可行?”

    “回陛下,臣户部尚书赵勉,认为可行。”

    户部的赵尚书第一个出面赞成。

    对于这位朝廷的财神爷来说,能够省出来几乎一半的赈灾费用,这简直就是天下第一的良策。

    谁要是敢说一个不字,赵勉能把口水都喷他脸上。

    而在赵勉之后,工部尚书秦逵也摸了摸花白的胡子,仔细的心中盘算一圈,出面赞同。

    “陛下,此策确实可行。”

    “若是以此策行之,可谓是两全之法。”

    “而且若是以此行事,灾民有所生计,彼当感念圣上恩德。”

    “一场大灾可消逝于无形耳。”

    “实是良策。”

    “不过要调用都司,需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配合。”

    “兵部无异议。”

    兵部尚书杨靖表了个态。

    只不过,杨靖极其古怪的看了李景隆一眼。

    小曹国公练兵之能有目共睹,但也没听说过有处理政务的本事啊。

    尤其是,这以工代赈的奏疏条理清晰,处事老练。

    一看就不是曹国公所写。

    果然,看出这一点的并不仅仅只有杨靖。

    工部尚书秦逵年近七十,在朝堂之上也是有数的老臣。

    此时更是毫不客气的开口问道:

    “曹国公请问这份奏疏是谁所写?老夫还有一二疑虑,想要当面请教。”

    “这……”

    李景隆张了张嘴,刚想嘴硬说这是自己想出来的政策。

    但是年轻人毕竟要脸。

    竟是一时间哑口无言。

    而朝堂之上,都是今年的老狐狸,一看李景隆这副样子,便情之另有能人。

    见状,秦逵也不纠缠,回身向着朱元璋拱手道:

    “陛下不知此番良策是何人所献,以臣看来,此人确有治河之能。”

    “工部还缺一名郎中。不知可否拔擢?”

    朱元璋嘴角一抽。

    还郎中?

    那小子盯上的是咱的位置。

    不过这番话,万万不能在朝堂上说出口来。

    朱元璋也只能干咳一声,敷衍道:

    “既然可行,那么六部便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我朱雄英,和老朱密谋谋反简介 >大明:我朱雄英,和老朱密谋谋反目录 > 第16章 曹国公实为治世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