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儒生闹事
人的孩子早当家,米儿不过十二三岁,因为瘦小,看起来更是还要小两岁,但是却能做不少活。
玉芳教她家务,她很快就能学会;学堂里的先生叫她写字念书,她却总是打瞌睡。
被先生罚了几次抄写后,米儿大哭了一场,求玉芳不要让她上学,玉芳拗不过,便将她留在了家里。
“那就喊上娘,咱们一起喝冬笋鸡汤!”夏淮安搀扶着玉芳进屋。
玉芳嗔道:“我现在好的很呢,哪用人扶着。相公这样做,显得妾身多娇弱似的。”
夏大娘也被米儿扶进了屋,她问道:“大毛,你今日不去县城吧,这次能在家里住几天?”
“应该能住个日吧。”夏淮安答道,他有些心虚,不知道能住多久。
若是一切顺利,大小事务都有周县丞、瘸秀才、查家众人等帮他分担,他的确可以在小鱼乡多住一段时间,多陪陪家人,多休息休息,但天下事情往往都不会太顺利。
正如夏淮安担心的那样,刚喝完鸡汤的他,正和玉芳手牵手在康庄大道上散步,忽然看到查正东火急火燎的向他奔来。
“东家,出事了!”查正东喘着大气说道:“县城那边,来了一百多个儒生,说我们拿纸来糊大棚种田,有辱斯文,用火把点了一个棚子。灾民们和他们闹了起来,还伤了人!”
“周县丞和我爹都说,这事处理不好会有麻烦,让我来请东家回去商量!”
查正东三言两语,就把事情交代了一下。
夏淮安眉头一皱,这群腐儒真是吃饱饭没事干,跑来闹事,多半背后有人怂恿。
莫非是鞠县令?这狗官的计谋,还真是一个接一个,连绵不绝!
“玉芳,我……”夏淮安满怀歉意,却被玉芳打断,她嫣然笑道:“相公去忙吧,妾身会照顾好自己!”
夏淮安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
他取回自己的匕首等物,然后跨上马,告辞而去。
学会骑马后,往返小鱼乡与县城就快了很多。
二十里的路程,紧赶慢赶之下,半个小时就到了。
此时的县衙门口,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为首的一名老先生将四书五经等儒门经典高举过头顶,枯瘦的手臂在晨光中颤如风中秋叶。他身后百余名书生跪成方阵,浆洗发白的青衫下摆浸透了石阶上的霜水,却无人挪动半分。
更多的百姓在一旁围观,有些灾民甚至拿出烂菜叶子砸向这些书生:“一群狗屁不是的东西,还想烧俺们救命的大棚!”
书生们对灾民的辱骂举动置若罔闻,其中还有几名书生,鼻青脸肿,额头流血,似乎是被灾民暴打过。
查中萍带着一百多名乡勇团军士,堵在灾民和书生之间,避免二者再次发生冲突。
“东家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句,众人的目光顿时都转向了刚到此处的夏淮安。
人群自觉的分开一条路,让夏淮安走进去。
“东家!他们要烧我们大棚!幸亏几个乡亲不要命的扑火,才及时制止!”
“东家,这群酸儒并非本县人士,似乎受人指使,专程来攀花县找茬!”
“东家,小心应对,这些家伙嘴皮子厉害,莫要吃亏!”
夏淮安一路走过来,不时有人向他汇报情况。
夏淮安点点头,向那为首的老者走去:“在下巴南守备夏淮安,兼任攀花县县令,不知老先生如何称呼?”
老者尚未回答,旁边一个书生阴阳怪气的说道:“哼!连巴州学府的老祭酒赵鹤年赵老先生都不认识,难怪做出如此有辱斯文之事!”
“原来是赵老先生!久仰久仰!”夏淮安抱拳说道:“敢问赵祭酒来小县,所为何事?”
“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