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七世纪的历史性时刻【求月票】
,大概需要花七天时间。”
“什么!?”
李靖被这话惊得瞪大了眼睛:“你说十天就能建造这样一根无坚不摧的柱子?!”
“是啊仲雨,就算我们相信太子的能力,但你也不能骗我们啊!十天建这么大一根柱子,这怎么可能?”红拂女也惊疑不定的看着张平,满是不可置信。
而张平则有些好笑地道:“我骗你们干嘛?不信你们等会儿问太子殿下,他在江陵可没少用混凝土建房子,就现在的江陵江湖别院,都是用混凝土修建的!”
“哦对了,听太子殿下说,他还要修一条江陵到长安的水泥路,可平坦了,比咱们现在的所有路都平坦!”
“这”
李靖夫妇闻言,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缓缓走到那九根柱子前,仔细打量它们,触摸它们。
不得不说,这些混凝土柱子在他们触摸的第一瞬间,就给他们一种坚如磐石,无坚不摧的感觉。
而且摸起来冰冰凉凉的,非常光滑,十分独特。
却听李靖感慨似的赞道:“这东西好啊!”
“是啊,若拿这东西来建军事要塞,不仅坚固,还耐用,当真一利器!”
“呵呵,太子殿下果然不简单!”
李靖夫妇对李承乾的推崇,又加深了一些。
而李承乾此时正在跟科学院的研究员,探讨简易电话的可能性。
却听他若有所思地道:“传声筒的原理,你们应该都知道,就是拿两个纸杯,中间穿一个洞,再用细线连起来,形成一个传声的装置。”
“但是如果,我们将线增长,哪怕是一丈,传声的效果就会大大减弱,若是增长两丈,几乎就没有效果了。”
“现在我想的是,如何远距离传声,比如,战场前线到指挥部”
“这”
众研究员互相对视,然后纷纷看向他们的老师张铁。
现在的张铁,可不是原来的都督府军器坊坊主,而是科学院高级研究员,相当于兵部的大匠。
但跟大匠不同的是,张铁是第一批接受科学思想的工匠,知识面要远超兵部的大匠。
却听他沉吟道:“我看太子殿下寄来的物理书籍,有一种叫电的东西,它的速度非常快,如果能用电传导声音,想必损失不会比线传导大”
“嗯?”
李承乾眼睛一亮,顿时想起什么似的道:“你说的不错,若能用电线代替棉线,效果绝对比现在好!”
“可是这电,是什么东西?”有研究员忍不住问道。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随即环顾四周的物件,走到一瓶写着硫酸的试剂面前,道:“你们可知这东西是怎么得来的吗?”
“我知道!是煅烧胆矾得来的!”一名身形清瘦的研究员,连忙接口道。
李承乾笑着点了点头,又道:“给我拿一块铜片来,再拿一根碳棒来,另外,找两根细铁丝,要软一点的那种”
“好!太子殿下稍等,我们这就去找!”
很快,周围的研究员就兴趣十足的跑去翻箱倒柜,寻找李承乾索要的东西。
毕竟这种难得的机会,实在太少了。
虽然他们在江陵的时候,也曾听说过李承乾教那些工匠师父做试验,但他们可从未见过李承乾这个太子亲自做实验,所以一个个表现地十分兴奋。
而张铁看到他们这个样子,也不由回想起了李承乾当初在江陵的时候,哑然笑道:“他们比我们那时候要强很多,早早就接触了新学,也不用太子殿下您再费心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好事”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以后你们可都是科学院的元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