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取代
了,只有我——没有被考虑进去。
我抬起头,笑了一下,语气平静:
「一切都听你们指示。这份名单我可以留一份吗?至少……让我先通知一下他们。」
那天结束後,我开始一个一个通知客户。
因为若文那边想尽快接洽,我也开始加快交接进度。几乎每一通电话我都亲自打,连曜哥那通也是。
我故作平常地说:「曜哥,您未来的服务会由我们分行新来的理专接手,她叫沈若文,之前在外商……经验很不错。」
电话那端沈默了一下,才听见他的声音:「是你要转交的吗?」
我一愣,「嗯,算是……公司安排啦,我也还在,只是——」
他轻声笑了一下,没有接话,只是说:「辛苦你了,等你哪天有空,再来喝杯咖啡吧。」
我心口像被什麽撞了一下,低声回了句「好」。
只有深,我没有打电话。
我决定用讯息。
【谢谢您过去长期的支持与照顾。因为公司人力调整的因素,未来会有一位沈若文为您服务,她的联络方式是……这段期间,很谢谢您。】
我打完,盯着那段话看了很久,像是在等什麽。但画面静静的,一如那几个星期五的夜晚。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间分行像被人搅了一圈,乱哄哄的。
有些客户接到我的通知,态度还算t谅,赶紧过来看看新理专是谁;但也有些难以接受的,气呼呼跑来分行,当着我的面问:「为什麽要换人?我要找经理讲!」
有人说只是习惯我,有人说「找你b较好聊」,甚至有人笑着问:「你是不是要离职啦?」
我笑笑地摇头:「没有啦,还在,只是人力调整而已。」
但那笑容撑得有点久,有点僵。
若文来自外商银行,习惯处理的是完全授权、标准流程的高资产客户,对於什麽代收、外收、帮客户填单据这种事,她全都不碰。说话委婉、做事一板一眼,不失礼貌,但也让客户有点无所适从。
我们的系统又没那麽聪明,她一时也不习惯,常常这边我还在安抚一位不安的客户,那边她就急急走过来拉我说:「欸,那个系统页面怎麽跳出来?这个要怎麽查?」
她并不是故意的,我知道。
但那些对话、那些手势、那些「我还在但其实已经不是主角」的瞬间,一点一滴,都像慢慢撕开什麽。
但也不能说全是不好的。若文真的有她的专业在。
她不只熟悉外商系统的规格与流程,也常常主动分享她认为「b较合理」的做法。她会在我帮客户代填单据後,轻声提醒:「这样真的风险很大,如果哪天出了事,客户翻脸不认,你会没有证据。」
她说话不疾不徐,眼神平稳,像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教学。
有时候我分享了什麽市场趋势,她会换个角度分析,说她们以前在报告中怎麽拆解关键指标。说着说着,她看了一眼我脚上的平底鞋,语气还是客气的:「理专还是要有一点质感,不一定要名牌,但至少要让人觉得你过得不错。」
她顿了一下,又补充:「这样客户会相信你真的有在投资,才会想把钱交给你。」
她也会提起以前外商的同事怎麽过日子——平时学品酒、学品咖啡,甚至去上监赏珠宝的课。
「因为那些就是你的生活样貌。你过得越像他们,他们就越会信任你。」
我听着她那些话,没怎麽回应。
只是脑子里突然有个声音轻轻冒出来:「难怪,我会被漠视。」
不是被讨厌,也不是不够好,只是——太普通了。
太习惯把自己藏起来,太习惯把事情做完就好,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