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章 烟柳朱门 映绪情长
刚从蜀地任上归来。”他的声音变得悠远,烛火映着他眼角的细纹,“蜀地多海棠,花开时如云似霞,可我总觉得,都不及你娘窗前那株夜光兰。”

    商若棠睁大杏眼,睫毛上还沾着方才的水汽。她知道母亲偏爱夜光兰,却不知这花背后藏着这样的故事。“你出生那日,正巧下着细雨。”商承钧的手指轻轻拂过女儿眉心的朱砂痣,“我抱着皱巴巴的你站在廊下,看着夜光兰在雨中摇曳,突然想起《诗经》里‘棠棣之华,鄂不韡韡’,便取了‘棠’字。又想着你娘爱兰,就添了个‘若’字。”

    榻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笃笃——”,惊得梁间燕巢轻轻晃动。商若棠将脸埋进父亲掌心,闻到熟悉的墨香混着淡淡的药味。她忽然想起宋明珏说过,爹爹案头总摆着提神的苦丁茶,深夜批改公文时,常常要靠丹药支撑。

    “那你和娘又是如何相识的?”她仰起脸,杏眼里盛满好奇。商承钧愣了愣,继而笑出声,笑声惊得烛火轻轻跳跃。他望着女儿与妻子七分相似的眉眼,思绪飘回二十年前的江南。

    “那时我还是个穷书生,在杭州书院念书。”他摩挲着女儿腕间的翡翠镯子——那是成亲二十周年时,他托人从缅甸寻来的料子,“你娘跟着外祖来上香,偏偏遇上暴雨。我见她在山门前躲雨,裙摆都湿透了,便把伞递了过去。”

    商若棠想象着年轻时的父亲,白衣胜雪,将油纸伞举在娘亲头顶。那时的月光,想必也如今夜这般温柔吧?“可娘说,是你故意撞翻她的灯笼!”她狡黠地眨眨眼,鬓边的萤石簪子跟着晃动。

    商承钧老脸一红,咳嗽两声掩饰尴尬:“小孩子家,听风就是雨。”他想起那日,自己明明是被她鬓边的夜光兰吸引,鬼使神差地多走了几步,才撞翻了灯笼。火光中,她受惊的模样,比任何诗词都动人。

    “后来呢?”商若棠拽着父亲的衣袖追问,像缠着听故事的稚童。商承钧伸手理了理她凌乱的发辫,续道:“后来啊,我常去你外祖家的医馆‘看病’。其实也没什么大病,就是想再见见她。有次发了高烧,迷糊中抓住她的手,竟以为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烛泪顺着铜烛台蜿蜒而下,凝成暗红的珠。商若棠望着父亲说起母亲时,眼角眉梢绽放的温柔,忽然想起白日里宋明珏替她撑伞的模样。原来最深的情意,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这般藏在岁月里的细水长流。

    “你娘性子倔,总说我是登徒子。”商承钧的声音里满是宠溺,“可我知道,她偷偷给我煎的药,总比旁人的多放三分糖。那年科考,我在京城病倒,是她瞒着外祖,带着药箱,孤身北上。”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轻轻敲打窗棂。商若棠往父亲怀里钻了钻,听着他讲述成亲那日,娘亲红盖头下羞涩的模样;讲述她怀胎时,半夜想吃城西的桂花糕,自己冒雨去买;讲述女儿出生时,他抱着小小的她,在产房外转了整整三个时辰。

    “如今想来,最对不住的,便是你们娘俩。”商承钧的声音突然哽咽,“这些年忙于公务,陪你们的时间太少。”他的手掌覆上女儿手背,粗糙的茧子蹭过她细腻的肌肤,“阿棠,莫要学爹爹。寻个能护你周全,又肯花时间陪你的人。”

    商若棠鼻尖发酸,想起宋明珏在雨中的守候,想起陆瑾康弹琴时望向她的眼神,想起余麒临温雅的笑。原来爱有千万种模样,而她何其有幸,能被这般珍视。“爹爹,你和娘就是我的榜样。”她将脸贴在父亲胸口,听着沉稳的心跳声,“我也想寻一段,像你们这般,经得起风雨的情意。”

    更鼓敲过三更,商承钧轻轻替女儿掖好被角。烛光下,她恬静的睡颜与当年襁褓中的模样渐渐重叠。他弯腰吹熄烛火,转身时,衣角扫过矮凳上女儿落下的萤石簪——那簪子上的碎萤石,在黑暗中泛着微光,倒像是当年她娘鬓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绾心线简介 >绾心线目录 > 第18章 烟柳朱门 映绪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