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品,山水扇面,诗作墨宝等等风雅之物,看起来这墓主生前倒是个喜舞文弄墨,风骨卓绝之人。
她向石棺后方走了几步,来到高耸的石台柱前。
台柱自然没有石棺那般华美尊贵,就是一般的山岩砌成的,高约有一丈多,底座却只比大些的面盆口宽上那么一圈,且各处粗细不一,最细之处截面堪堪只有汤碗口大小,但不同粗细之间却曲线圆滑,整座石柱宛如一只巨大的烛台。
烛台?等等,好像听过有什么风俗是在停灵期间,于棺木头顶前点燃两盏长明灯,这么说这两个石台柱真是放明灯的烛台?殷烬翎腾身一跃,来到烛台上方站定。
虽然积攒了厚厚的灰尘,但能看到不少燃烧过的痕迹,她俯身抹了一把台面,在手里捻了捻,将手又放到鼻尖嗅了嗅。
是万年松的松脂!仙界有一株万年松,传说用它的树脂做成蜡烛,可燃烧万年不灭。
虽然殷烬翎没试过是不是真的能万年长存,但清霄山上天璇门前挂的两枚长明灯,其内胆也是用那松脂做的,据说从天璇门创立之初便在,已然过了上万年,当真从未灭过。
那么此处的长明灯又是为何会灭的?她见烛台上再无其他,便翻身下来,去看向墓室中最后一样陈设,祭台。
相比石棺中的众多陪葬品,祭台上的可就简单多了。
一柄通体漆黑的剑直直地插在祭台的石缝中,剑鞘就搁置在一旁,虽则看着朴素暗沉,并不如有些神兵利器一般光鲜亮丽,但给人感觉便像是一把从前饮过万千鲜血、斩落无数首级的凶煞之剑。
一旁还有一幅捆起来的画卷,展开来一看,却是长长一幅绵延数千里的山河图,画工尤为细致,山川河流都颇为小巧,上边还框出了几处边界,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国度的版图。
这画卷纸已然发黄,边缘一圈还有画框留下的印子,像是从前曾装裱挂起来过,后来被取下来了。
这祭坛上的物件让殷烬翎对墓主的印象,从温文尔雅的书生墨客转为了戎马千里、血写诗篇的骁勇将军。
就在她打算离开去看看别处时,余光瞧见祭台角落里似乎被尘土裹着什么东西。
她拂开一些灰,见是一方被黑灰污染得不大看得出本来颜色的白绢,展开来一看,上头画了三个歪歪扭扭的勉强能看出来是小人的东西,笔触相当稚嫩,刚习绘画的稚童学徒大约也比这画得好。
又是一个与这里氛围格格不入又莫名其妙的物件,殷烬翎将之稍微抹干净一些,也收进了袖子里。
提高油灯向四周照了一圈,发现这个墓室如一些宫殿建筑一般,两侧有两个较小的耳室,虽心知叶南扶应该不可能去了那里,但还是得去看看有无什么线索。
她先往左边的耳室走去,谁知进门便是一堆骸骨,她猝不及防之下被吓了一跳,定了定神,仔细分辨了一下。
这些白骨约有二三十余人,几乎全是年富力强、身手矫健的青年男性,骸骨堆旁边还有堆得高高的许多包袱和工具,她虽没接触过这些实物,但其中一些在画本上还是看到过大致形状的,正是盗墓用的工具。
看起来,这些似乎都是折在这里的盗墓贼。
但是为何全堆在这小小的耳室之内,而外间空阔的墓室里,甚至更外头的墓道、阶梯上竟一具尸体都不曾看见,更何况这尸体和工具分开叠放成一堆的模样,真的很难让人相信是自然形成,更像是有人将尸体工具全都收拾起来堆放到这里。
还有一件比这更加匪夷所思的事,她可还没忘记,外头有个能将她的仙目都蒙骗过去的幻术阵。
以她的修为尚且需借助叶南扶的帮助才能进来,她可不觉得这些盗墓贼人均都是仙界大佬,也不认为这幻术阵精妙的设计会百密一疏,败在区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