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暗影下的信标
开门,风铃声清脆地响了一下。
直到走出咖啡馆,融入街边的夜色,苏瑶才稍微放松了一点紧绷的神经。她快速地走了一段距离,拐过一个街角,然后才停下脚步,躲在墙边,掏出口袋里的零钱。
她用颤抖的手指翻找着硬币。一块、五毛……她看到了一枚颜色发暗、边缘有些磨损的硬币。
是它!一枚旧版的一元硬币!
巨大的喜悦和如释重负感涌上心头,但很快就被新的紧张取代。她做到了,她拿到了旧币。但这只是第一步。那个男人呢?他有没有跟上来?
她悄悄探头,望向街角。夜色深沉,街上空无一人。没有脚步声,没有可疑的车辆。
她不确定他是没有跟上来,还是他跟踪的技巧太过高超。但她不能冒险。她必须改变路线,用最快、最隐蔽的方式赶到老城区。
时间03:35。离时间窗口开始还有25分钟。路途不近。
苏瑶收好硬币和糖果,深吸一口气,开始奔跑。她没有选择大路,而是钻进了旁边一条条狭窄、昏暗的小巷。老城区的巷道四通八达,如同迷宫,但对于逃避追踪来说,也是最好的掩护。她凭借着记忆中地图的大致方位,以及本能的方向感,在曲折的巷道中穿梭。
——
与此同时,林宇正穿过一片废弃的工业区,向着老城区边缘的“回声”旧书店前进。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霉味,脚下是碎石和杂草。他的左臂依然隐隐作痛,但他已经完全忽略了身体的不适,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周围的环境上。
他像一只在暗夜中独行的野兽,敏锐地感知着风向、声音、气味。他知道“暗影计划”的监控无处不在,尤其是在他暴露之后。所以他避开了所有可能的监控路线,绕行最复杂、最难以预测的路径。废弃的铁路桥下、杂草丛生的荒地、无人看管的河岸线……这些地方虽然危险,但至少是电子监控的盲区。
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苏瑶怎么样了?她收到了他的邮件吗?她是否安全地撤离了?她有没有找到那枚旧币?
那个紧急联络协议,是他和苏瑶在最坏情况下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古老、低效,但却能规避现代科技的追踪。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信物都至关重要。旧币,新币,第三块砖,第四块砖,特定的时间窗口。任何一步出错,都可能导致联络失败,甚至暴露。
林宇相信苏瑶的能力。她虽然不像他那样身经百战,但她聪明、冷静,在压力下能够迅速学习和适应。她有法律、心理学、甚至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这些都是他所缺乏的。他们是最好的搭档,彼此互补。
但这一次,她要独自面对未知的危险。而他,却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那个脆弱的联络协议。
他放缓脚步,躲在一堆腐朽的木箱后,观察着前方的动静。工业区和老城区交界处,破败的围墙,模糊的灯光,偶尔传来的犬吠声。没有异常。
他知道,“回声”书店所在的榕树巷是一个典型的老城区深巷。狭窄、曲折,两边的房屋紧密相连,巷子里光线昏暗。一旦进入,就很难逃脱,也很难被外部监控。但同样的,对于设伏者来说,这里也是绝佳的埋伏地点。
他没有携带任何电子设备,以免被定位。他身上只有一把备用的刀和一些用于撬锁的小工具。他必须依靠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对环境的判断。
他脑海中模拟着各种可能的场景:巷口是否有埋伏?书店后墙是否有异常?联络点是否已经被清理或替换?他该如何靠近,如何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完成联络?
他的计划是提前到达,观察环境,评估风险。如果发现任何异常,他宁愿放弃这次联络,也不会将自己和苏瑶置于危险之中。他们的命,比任何线索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