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
晨曦
作者:周而复始
能到大城市上大学是陈素有生以来最大的理想,陈素也为此努力学习着。
从苏北乡镇小学毕生后,当家的陈妈妈毅然作出了当时在农村里妇女很少作的决定,让孩子们到县城里读初中。
下这样的决定在那时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那可是很花钱的,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农家是很艰难的。但,陈妈妈下定了决心。
背着几十斤的粮食住十六个男生合住的宿舍,陈素在县城的
陈爸爸是一心想盖水泥楼房的,心里不高兴却也不说,当家的从来不是他。不过几天,生意的红火让在晚灯下数着角角分分的的陈爸乐开了怀,睡着都能笑醒了。
因为有了这些钱,陈家相差没有几岁的三个儿子才都能得以在县城上六年的学,乡里外谁不知道陈家三个儿子是在县内念书的,都是要上大学的,每年过节放假时陈家内外都是乡里的年轻人,乡里多数读了初中就不念了,恋爱的早,早婚的就多,乡里女孩子十八九就介绍对象了,但没有人给陈家三个儿子介绍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家的三个儿子可是要到大城市念大学的,将来是要娶城里姑娘当媳妇留在城里当城市人的,无疑陈妈妈的腰杆子又挺的更直了。
接下去的一年,老大陈浩考上了南方省城的一个大专院校学财会专业,陈素考的不理想复读了一年和大弟陈凯再读了一次紧张的高三。
第一个学期后新鲜感减了很多,长城故宫都去了,此外没去别的地方,门票动辄几十,陈素对鉴赏古董没多少的兴趣,陈素平生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能留在大城市里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做城里人吃公家饭拿铁饭碗了,陈素看水泥高楼的眼神远比看宫殿古刹要向往的多。
和以前读书时一样,个性沉闷的陈素在大学也没有什么朋友,和七个舍友处的还算是和气,陈素不是那种难以相处的人,只是不大方,这也和家境有关,靠务农和卖小百货供三个儿子上大学的父母有多辛苦陈素都知道,陈素没有大方的资本。
新鲜感最浓的第一学期结束回家过年,乡里的变化相当的大。
一条边的路上多了些更光鲜的小店,一起长大的同村年青人结婚拖子了,更多的人去了南方打工,回来都穿着西装系着领带,腰里别着时下最为时兴的bb机。说老实话,同乡同龄的怕是就陈家三兄弟还未工作的了。
陈素本来就少言寡语,也从来不是年青人的中心,和他们在一起没什么话说不到一块去,彼此都别扭,陈素早早就回房了,躺下后心里对两年半毕生后工作的事也有点暇想的。
寒假一向过的快,年一过元宵未到就是学生扎堆开学的时间段,陈素怕春运人太多就提前了几天回校。
提前回校果然是好,要转的汽车乘客少,大包的东西好放置,火车上的人也不多不少,哪里像回来时挤的连行李架上都爬上了人。
陈素到校最早,整个宿舍楼也只有几个人在,趁着开着太阳,晒晒被子收拾一下,吃着家里带来的咸菜烧肉就饭省上几天的伙食费,在罕见人少的学校浴室痛快的洗了一把澡换上干净的衣服里里外外一扫旅程的脏乱,整个人都舒畅了,心情也更是好。
那天的陈素带着青春年华的一切梦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迎着晚霞去逛街,沿着学校的围墙从后校门往前校门走,在一家临街开的小书店看了好半天的书被店主婉言赶了出来再在昏暗的路灯下往后校门回转,那边后校门已经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