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2章 地火余温
    钱胜是在消毒水、汗水和劣质烟草混合的刺鼻气味中醒来的。眼皮沉重得像压着铅块,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胸腔深处火烧火燎的痛。耳边不再是地核深处那毁灭性的“咚…咚…”轰鸣,取而代之的是嘈杂的人声、远处高音喇叭模糊的播报、还有近处铁皮痰盂被踢到的咣当声。

    视野模糊了好一阵,才勉强聚焦。映入眼帘的是刷着半截绿漆、墙皮斑驳脱落的墙壁,一扇糊着发黄报纸的木格窗,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和一截冒着黑烟的工厂烟囱。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板床,垫着薄薄的褥子,盖在身上的蓝白条纹被子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和阳光暴晒后的气息。

    七十年代。洛阳。某厂职工医院。普通病房。

    他回来了。从那个熔岩与钢铁咆哮的地狱边缘,被硬生生拽回了人间烟火。劫后余生的恍惚感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深入骨髓的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剥离感。仿佛一部分灵魂,永远留在了那地下一千多米的疯狂引擎旁,留在了那个透明晶体囚笼里微微动弹的身影旁。

    “醒了?感觉咋样?”一个粗哑但透着关切的嗓音在旁边响起。

    钱胜艰难地转动脖颈,看到邻床靠窗的位置,半躺着一个四十多岁、面色黝黑的汉子。他穿着洗得发白、肩头打着补丁的劳动布工装,一条腿打着厚厚的石膏,高高吊起。床头柜上放着一个掉了不少搪瓷的茶缸,印着模糊的“先进生产者”字样。

    “还…还行。”钱胜的声音嘶哑干涩,喉咙像被砂纸磨过。

    “嘿,还行就好!”黑脸汉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你可是睡了快两天了!高烧不退,胡话连篇,可把护士小同志忙坏了。听说是‘试车场事故’送来的?啧,那地方邪性,老出怪事。”他压低了点声音,带着点神秘兮兮的口吻。

    钱胜心头一凛。试车场事故?看来是陈诗和陈巧把他弄出来后,对外统一的口径。他试着活动了一下手指,身体各处立刻传来酸麻胀痛,尤其是大脑深处,仿佛被强行塞入了一块烧红的烙铁,残留着强行催动【地脉共振感知】后的剧烈灼痛和空虚感。他下意识地“内视”那几乎崩溃的挂机面板。

    视野边缘,一片黯淡的灰色。曾经闪烁的图标几乎全部熄灭,只剩下最基础的【环境监测(被动)】图标如同风中残烛般微弱地亮着,提供着极其有限的信息流:【环境温度:213c】【空气湿度:58】【环境噪音:65分贝(持续)】。核心的【地脉共振感知】模块图标呈现一种死寂的灰黑色,上面覆盖着蛛网般的裂痕,下方一行小字:【严重受损,修复中…预计时间:未知】。

    一种强烈的虚弱和不安感攫住了他。这能力是他窥探那场巨大阴谋的关键,也是他找回师父的唯一线索。如今它沉寂了,如同被斩断了触角,让他感觉自己像个瞎子,重新被抛回了这个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世界。

    “我叫王大柱,拖拉机厂翻砂车间的。”黑脸汉子自来熟地介绍着,拿起茶缸呷了一口浓茶,“你呢?哪个厂的?听口音不像本地人。”

    “钱胜…临时工,跟着工程队跑的。”钱胜含糊地回答,目光扫过病房。不大的房间里挤着八张病床,弥漫着消毒水和各种体味。靠门的老大爷不住地咳嗽;对面床的中年妇女在低声啜泣,她男人似乎伤得更重,缠着厚厚的纱布昏迷不醒;几个穿着蓝布褂子、袖子上带着红袖箍的“工人民兵”在走廊里巡逻,脚步沉重。

    “临时工啊…不容易。”王大柱点点头,眼神里带着点同病相怜,“这年头,有个正经饭碗比啥都强。你是不知道,我们车间那个李老抠,就为了省点煤,锅炉气压差点没崩喽!要不是老孙头经验老道耳朵灵,听出声音不对,啧啧…”他摇着头,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锅炉?声音?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年代从下乡开始简介 >年代从下乡开始目录 > 第202章 地火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