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67 章 番外一
    至德元年

    寥落的时节,院中有堆叠不尽的枯叶,一双皂玉靴子踏上,踩过不复往日干净的石阶,推门进到屋内。

    “叔父,侄儿回来晚了。”青年跪在床前,红着眼眶道。

    昏沉许久早已不知如今是何岁月的老者,睁开浑浊的双眼,看向青年,“是启年呀。”

    他辨认出来人,喉间含糊着说了什么,杨启年听不真切,看叔父伸手,急忙将人扶起。

    茶水早已凉透,喊仆从也未有应答,杨启年暗恨族人狼心狗肺,只好将凉茶端到床前,“叔父,这茶凉了,您不要多喝,只润润唇罢了。”

    老者不知听清没有,抿了一口,终于清醒几分。

    他看清屋中寒酸的装饰,苦笑一声,“今次是我杨家遭难,源头在杨国忠一辈,破败却是从里边开始的。”

    大难临头,只顾各自奔逃,举国怨怼,又有哪个真能落得干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不过他已经是土埋到脖子边,管他们是死是活。

    只可惜了启年这孩子

    枯爪似的手掌在床褥间摸索许久,终于探到一硬件册子,他却已无力拽出,“启年,将东西取出来。”

    杨启年乖乖拿出,见这本墨蓝册子只是普通样式,寻常书本,其上却连一个封字都没有。

    翻开,却看上面一张一菜式,正是叔父这些年的得意之作。

    杨修年从喉间挤出一个呵呵,也不知是嘲笑还是得意,“他们将我这里搬了干净,以为搜罗全乎、却不知我毕生心血都在这里。”

    他努力挺直上身,指着青年道:“你跪下。”

    杨启年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却未做犹豫,直挺挺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杨修年:“我毕生心血只得这一个菜谱,别的旁支是死是活,你莫要多揽。只记得,保住我杨家这一支和传扬我蜀中菜的重任就在你肩上了。明白了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几句话,却重如泰山。杨启年深知叔父心志,连声答应。

    交代了此事,杨修年终于力竭,老眼一闭,昏了过去。

    此处哪里还是人住的地方?

    他雇人将叔父以及这一支还留着的人带到早些年自己买下的院中,请医者贴心看护。

    于一个暖阳天,曾于千秋宫掌勺、蜀中一代名厨‘杨大家’溘然长逝。

    料理好叔父的后事,杨启年前去崔府。

    一别世事两载,当年他为了族人奔波颠沛离开蜀中。再回到渝州,已是孑然一身。

    入府时,正好遇上韦家二郎君出来,两两相遇,他险些没认出这个脸圆地连眼睛都要挤没了的郎君。

    还是韦二看他眼熟,回忆几息,眼神一亮,原地蹦地老高,“呀,你不是那谁嘛?那那那那个求娶过赵玲珑,想入赘的那谁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到底还是没说出自己的名字。

    比起入赘什么的,对这位韦二他可是永生难忘。

    毕竟也不是谁都会有被人摔在背上,然后吐了一脖子的经历。

    他客气地笑了笑,随意应和几句,跟着管家进府。

    身后还传来韦二‘那谁谁,是谁谁谁呀’的声音。

    管家还是原来的管家,只是看着也老了不少,不过依旧慈爱和善,“韦郎君是少年性子,说的话,若是有失礼处,您可别放在心上。”

    杨启年:“不会。”

    到了地方,管家同守亭子的侍从传话。

    不一会儿一个眼熟的婢子从里边快步出来,见到杨启年,‘呀’一下,“杨郎君,可是好些年不见你了。”

    内容未完,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唐女膳祖(重生)简介 >大唐女膳祖(重生)目录 > 第 67 章 番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