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乔岚曾经亲口跟我说过:“学术圈很残酷,成果就是一切。如果我的名字不在作者后,我一直神思不属,老是在想我和乔岚之间的事。
这么多年的感情,我舍不得就这样和她渐行渐远。
过了几天,我手机收到了《advanced
aterials》的期刊推送。
我点开邮件,看到乔岚和苏沐哲那篇关于纳米复合材料的论文正式被接收的消息。
我立刻拨通了乔岚的电话。
响了很久,最后转入冰冷的语音信箱。
我盯着手机,犹豫了一会儿,又发了一条微信:【看到论文被接收了,恭喜】
三分钟后,手机震动。
【谢谢,实验室在聚餐,回去再说】
简短的回复,连一个表情符号都没有。
我放下手机,走到窗前。
夜色沉沉,远处教学楼的灯光还亮着,不知道她是不是也在那里。
电话突然响起,是母亲。
“修远啊,岚岚的论文是不是发表了?你爸刚看到新闻了。”
“嗯,刚被接收。”
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平静得不像话。
“那太好了!你们什么时候一起回来?我们两家一起吃个饭庆祝一下?”
“她最近很忙,”我顿了顿,“实验室在聚餐。”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
“修远……”母亲的声音突然放轻,“你和岚岚,最近还好吗?”
我喉咙发紧,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框。
“挺好的。”
又是一阵沉默。
“儿子,”这次是父亲接过了电话,“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支持你。”
挂断电话后,我想起大三那年,乔岚第一次在《nano
letters》上发表二作论文时的场景。
那天晚上十一点,她直接冲到我家楼下,手里攥着打印出来的录用邮件,眼睛亮得像是盛满了星星。
“修远!我做到了!”
她扑进我怀里,发梢还带着实验室里的特殊味道。
我们在小区里走了整整一个小时,她语速飞快地解释着论文里的每一个细节,尽管我根本听不懂那些专业术语。
而现在,她最重要的成果发表了,我却只能通过期刊推送才知道。
手机屏幕暗了下去。
我忽然意识到,我和她,已经被那扇实验室的门隔开来了。
4
晚上十点,我第三次拨通乔岚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