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师姐才是学霸,咸鱼就该躺着!
“走吧师弟,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去把这蒸馏的家伙事儿再改进改进。”
看着农灵若拿起图纸,一副“搞完生物搞化学,学霸从不摸鱼”的架势,陈纤歌赶紧把脑子里那些关于“绿毛龟速生长”的焦虑甩开,屁颠屁颠地跟了上去。
“好嘞师姐!搞起搞起!这蒸馏装置,必须得升级!争取下次直接蒸出个‘生命之水’级别的!”陈纤歌挥舞着拳头,口号喊得震天响,仿佛他才是那个技术总指挥。
两人来到那套略显寒酸的蒸馏装置前。紫铜盘管歪歪扭扭,接口处还残留着昨天窑泥的痕迹,冷凝水盆就是个普通的陶盆,整体透着一股浓浓的“土法上马,大力出奇迹”的风格。
农灵若将图纸铺在旁边的桌子上,用几块干净的石头压住边角,开始给陈纤歌讲解她的改进方案。
“你看这里,”她指着图纸上接口的位置,“我打算用双层陶管嵌套,中间填充细沙,再在外层做一个环形水槽,注入冷水,形成水封。这样一来,无论炉火如何变化,接口处都能保持低温和密闭,最大限度减少酒气逸散。”
陈纤歌凑过去看,图纸画得清晰明了,连水流方向都用小箭头标了出来。他听着农灵若条理清晰的讲解,看着她纤细的手指在图纸上点点画画,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
有时候,他真的怀疑,对面这位看起来人畜无害、甜美可爱的师姐,才是真正的穿越者或者重生大佬。瞧瞧人家这动手能力,这逻辑思维,这触类旁通的本事!再看看自己,上辈子好歹也是在信息爆炸时代活了三十年的人,怎么到了这儿,感觉心理年龄直线倒退,真的变回了那个十五六岁、做事毛毛躁躁、满脑子骚操作的愣头青?
农灵若这细心温柔、耐心指导的样子,像极了他上辈子大学时带他做实验的那个学姐。那个学姐也是这样,永远那么可靠,那么聪明,能把复杂的问题讲得明明白白。可惜啊……毕业之后,人海茫茫,往后余生,再也没见过。
“师弟?师弟?你在听吗?”农灵若的声音打断了陈纤歌短暂的走神。
“啊?在听在听!”陈纤歌赶紧回神,掩饰性地咳嗽两声,“师姐这水封……妙啊!简直是天才的设计!比我之前想的那个……呃……用……用湿布缠几圈强多了!”
【系统提示:宿主试图用“湿布缠绕法”与“精密水封设计”强行比较,充分暴露了其在工程学领域的幼儿园水平。】
农灵若无奈地笑了笑:“湿布遇热易干,效果不持久。这水封之法,也是我从一些古老的炼丹器具图谱上看到的,稍作改动罢了。”
她拿起一截预先准备好的陶管,递给陈纤歌:“来,师弟,你帮我把这内管的边缘打磨得再光滑一些,免得接口不平整。”
陈纤歌接过陶管和一块磨石,开始埋头苦干。只是他力道时轻时重,磨了半天,边缘反而有点坑坑洼洼。
农灵若看他笨手笨脚的样子,忍不住提醒:“用巧劲,顺着一个方向,轻轻打磨即可,不是让你跟它较劲。”她说着,接过磨石和陶管,亲自示范了一下。只见她手腕轻转,磨石在陶管边缘均匀稳定地移动,很快就打磨得光滑平整。
陈纤歌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心里的小人儿再次跪倒:大佬!给跪了!
“那个……师姐,”陈纤歌看着农灵若手里的陶管,又冒出一个想法,“你说,咱们能不能用……嗯……一种更厉害的东西来连接?比如……竹子?或者……琉璃管?”他依稀记得现代化学实验里好像有很多玻璃仪器。
农灵若放下陶管,想了想:“竹管遇热易裂,且内壁粗糙,不易清洗。琉璃管……寻常琉璃怕是经不住炉火炙烤,若是特制的耐火琉璃,造价又过于高昂,不易得。”她摇摇头,“目前来看,还是陶管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