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真有订单?
“真有订单?”
祁光远听后,笑着回道:“赵书记,我能骗您不成?”
祁光远慢慢悠悠地说起自己在漂亮国留学时认识了不少大公司高层,打算开个代加工厂,那些老总们也都愿意帮忙:“这事,绝对靠谱!”
他信口胡诌,根本不怕赵立春查证。
赵立春走到一条生产线前,亲眼看着一台笔记本被组装出来。速度快得很,原材料充足的话,三小时内就能搞定一台。他好奇地按下开机键,看着屏幕亮起来,脸上露出了笑容:“没想到呀,计算机居然能装得这么小巧,我以前在漂亮国见到的那款可挺笨重的。”
祁光远笑着说:“这是笔记本,以后会更轻便、更方便的。”
赵立春听得津津有味,尤其对这笔大单子感到格外兴奋。这可是价值二十亿美元的订单。今年汉东省的财政收入和外贸数据全靠它撑着呢,这简直是政绩的体现。
“这是什么?”赵立春随意问了一句。
“这是电脑散热部件。”祁光远解释道,“我还打算推荐给ib和英特尔,希望他们能用我们的技术。”
赵立春愣了一下:“咱们自己研发?”
祁光远摊摊手:“总不能一直给别人代工吧?赵书记,虽然我们接到了二十亿美金的订单,但其实其中十五亿的利润不高,也就百分之五到八的样子。”
停顿片刻,他又补充道:“扣除成本和人工后,最多也就赚一千二百万美金。”
赵立春惊讶地张大嘴:“这么少?”
祁光远继续说道:“不过还有一笔五亿美金的订单,是我给自己下的,利润率比较高,大概能达到百分之二十,能赚一亿美金左右。”
赵立春听了,觉得有些意外。
祁光远拿起个电脑散热的东西,笑着跟赵书记说:“这个散热元件,是我和那些品牌商谈的,我给它们装上去卖,每个我能赚五块到八块美金呢!”
他笑了笑接着说:“成本嘛,大概二十块人民币,换算下来两块多美金,咱们赚头至少翻倍!”
“而且,只要咱们规模化生产上去了,这个成本还能再降!”
赵立春点头:“你这想法不错。”
祁光远继续笑着说:“今年我们接了二十亿美金的单子,基本都是新合作,要是想长期合作下去,咱的质量和服务得跟得上。”
“质量和服务就两条路,一是便宜,我们要跟富士康拼价格,这不是好事;二是服务,比如帮ib做散热元件,帮他们优化笔记本,只要服务跟上了,人家自然愿意合作。”
“你是选第二条路?”赵立春问。
祁光远笑答:“两条都选!第一,我少赚点钱甚至不赚都没关系,但我的价格一定要比富士康更有竞争力!第二,服务嘛,慢慢来,先拿订单,有了订单才能谈长期合作!”
赵立春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你这是想把富士康挤走吧?”
祁光远一笑:“不然怎么办?他们说我算了,但说我赵书记的策略错,这谁能忍?”
赵立春心想:这小子明明是在拍马屁,但听着还挺爽的。
赵立春马上说:“二期、三期工程也得赶紧弄,我会让全省支持你,哼,一个小富士康还能翻天不成?”
祁光远大笑:“对,没错!”
随后赵立春急匆匆开了个会,还拉上祁光远一起。
有些事赵立春说不清楚,干脆让祁光远自己讲。
首先宣布二十亿美金的订单。
消息一出来,汉东省的领导们都震惊了。
只有工商局的领导还镇定自若,因为他们早知道这事了。
赵立春和祁光远干成了大事,大家都惊呆了,觉得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