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章 才艺展示
    戌时三刻,侯府花厅的琉璃灯盏次第亮起,把九曲花廊照得如同白昼。姜婉扶着父亲沈明远落座时,瞥见斜对角的姜柔正对着铜镜调整裙裾,水红色的石榴裙上绣着并蒂莲,在烛火下泛着艳丽的光泽——那是李氏今早特意让人从库房里取的“压箱底”华服。

    “诸位今日皆是贵客,”沈明远端起酒杯,目光扫过席间的达官显贵,“小女顽劣,难得办一次宴,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侯爷客气了,”吏部尚书夫人笑着拍手,“听闻两位小姐皆是才貌双全,今日定要让我们一饱眼福。”

    话音刚落,姜柔便踏着碎步走到厅中,福礼时金步摇轻晃,鬓角的珍珠坠子擦过泛红的脸颊:“承蒙各位夫人抬爱,柔儿献丑了。”她抬手示意,身后丫鬟立刻捧来琵琶,弦声轻挑间,竟是首《霓裳羽衣曲》。

    姜婉垂眸饮了口茶,指尖摩挲着杯沿。前世姜柔正是靠这支舞得了太子一句“惊鸿若仙”的赞语,此刻再看,却只觉她步法虚浮,转袖时刻意露出的金镶玉护甲更是透着俗气。

    “这曲子难弹得很,”右丞相夫人低语,“听说二小姐练了三个月呢。”

    “到底是庶女,”太常寺卿夫人掩唇轻笑,“这般用力讨好,倒失了大家闺秀的含蓄。”

    姜婉唇角微扬,目光转向主位上的太子。他正懒洋洋地倚着软垫,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沿,眼底却无半分欣赏之意——与前世初见时的惊艳截然不同。

    一曲终了,姜柔气喘吁吁地福礼,面上泛起潮红:“让太子殿下和各位夫人见笑了。”

    太子淡淡点头:“舞不错,可惜弦太急。”

    李氏脸色微变,连忙起身:“太子殿下谬赞,柔儿初学,还需多练。倒是大小姐,听说琴艺了得,今日何不也露一手?”

    厅内顿时安静下来。姜婉放下茶盏,起身时月白色襦裙曳地,腰间翡翠玉带轻响:“母亲抬爱,女儿就献丑了。”她示意晚晴搬来古筝,指尖拂过琴弦,清越之声如泉水叮咚。

    这是首《汉宫秋月》,比之姜柔的《霓裳羽衣》少了几分艳丽,却多了几分幽远。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花厅里竟无一人说话,唯有檐角风铃声遥遥传来。

    “好!”太子猛地坐直身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姜小姐深藏不露,本殿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姜柔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指尖紧紧攥住裙角。李氏强作镇定,勉强笑道:“大小姐琴艺果然精进,只是这《汉宫秋月》太过哀伤,不如让柔儿再唱支小曲儿,给大家助助兴?”

    “不必了,”太子摆摆手,目光仍停留在姜婉身上,“本殿今日才知,定北侯府嫡女竟有这般才学。以往是本殿眼拙了。”

    沈明远捋着胡须轻笑:“犬女不过是略懂皮毛,让太子殿下见笑了。”

    姜婉福礼时,袖中暗藏的玉佩不慎滑落,“当啷”一声掉在青砖上。太子眼神一凝,只见那玉佩上刻着“清荷”二字,正是他去年赏赐给各府嫡女的春日礼——却从未见姜婉戴过。

    “原来姜小姐也有这玉佩,”他挑眉,“本殿还以为……”

    “回太子殿下,”姜婉俯身拾起玉佩,指尖轻轻擦过刻字,“此玉清廉,女儿一直珍藏着,不敢轻慢。”

    这话明着是说玉佩,暗里却在讽刺姜柔曾将太子赏赐的金丝帕子送给戏子。李氏何等精明,立刻听出弦外之音,忙起身道:“时候不早了,诸位夫人该用些甜汤了。”

    晚晴端着青瓷碗进来时,姜婉注意到她指尖微微发颤——这是她们约定好的暗号。她不动声色地接过汤碗,低头时瞥见碗底沉着几粒褐色药末,正是前世让她昏迷的“醉仙散”。

    “母亲心疼妹妹,”她忽然开口,将汤碗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嫡女重生:侯府娇宠简介 >嫡女重生:侯府娇宠目录 > 第16章 才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