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姜婉担忧
,京城传出消息:侯府将于十五月圆之日,在正心坊开设文书阁,公开历年与朝堂往来的文书,供百姓和贵族查阅。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周明远在朝会上冷笑:“侯府这是做什么?欲盖弥彰吗?”
陆景渊却淡淡道:“清者自清,侯府此举,正见磊落之心。周大人若心中无愧,何不去文书阁走一趟?”
周明远脸色铁青,却不敢接话。散朝后,他匆匆派人去右丞相府报信,却不知,此时的侯府正心坊,姜婉正与祖母核对最后一批文书。
“姑娘,陆世子来了!”小桃匆匆跑来。
姜婉转身,见陆景渊一身便服,眼中带着担忧:“婉婉,你胡闹!公开文书虽是良策,但万一被人挑出瑕疵……”
“不会有瑕疵,”祖母走过来,手中拿着当年侯府平反的卷宗,“哀家亲自核查过,所有文书皆无问题。何况——”她看向姜婉,“有人想借此机会,让皇上看看侯府的底气。”
陆景渊一愣,随即明白:侯府此举,不仅是自证清白,更是向皇上表明,即便公开文书,也经得起任何查验。这是世家大族的自信,更是对皇权的无声表态。
“老夫人深谋远虑,晚辈佩服。”陆景渊深深一躬。
祖母看着他,目光柔和了几分:“哀家只希望,你能如这文书般清白,护婉婉一生周全。”
十五那日,正心坊人山人海。姜婉身着素色襦裙,站在文书阁前,看着贵族们鱼贯而入。周明远也来了,带着几个户部官员,说是“奉旨查验”。
“姜姑娘,这城西码头的文牒日期有误,你作何解释?”周明远举着文书,眼中带着得意。
姜婉微微一笑,示意小桃捧出另一叠文牒:“周大人请看,这是码头案的原始记录,案发当日巳时三刻,侯府便收到官府通知,因此提前备好了文牒。您手中的那份,不过是誊抄时的笔误,原始记录上可是有县令的亲笔批注。”
周明远翻看原始记录,见上面果然有红色批注“情况紧急,特准提前呈交”,脸色顿时难看至极。周围百姓见状,纷纷议论:“看来侯府真是清白的!”“周大人这是故意找茬吧?”
就在这时,一队皇宫侍卫突然赶来,领头的太监高声宣旨:“皇上有旨,着陆景渊、姜婉即刻进宫!”
姜婉与陆景渊对视一眼,心中虽紧张,却也有几分释然。该来的,终究来了。
乾清宫内,皇上看着桌上的文书,目光在姜婉身上停留:“听说你开了文书阁,供百姓查侯府卷宗?”
姜婉跪下叩首:“回皇上,侯府行得正坐得端,无所畏惧。何况……”她抬头,“皇上若对侯府有疑虑,尽可派人彻查,民女绝无二话。”
皇上挑眉:“你倒是胆大。就不怕朕真的查出什么?”
“民女相信,皇上心中自有一杆秤。”姜婉声音清亮,“就像相信陆世子对皇上的忠心一样。”
屋内寂静片刻,皇上忽然大笑:“好个侯府嫡女!果然有其祖母之风。”他转向陆景渊,“陆卿家,你未婚妻这般胆识,朕若再棒打鸳鸯,倒显得朕不通情理了。”
陆景渊心中狂喜,却不敢表露,只叩首道:“皇上明鉴。”
“起来吧,”皇上挥了挥手,“朕命人查过了,户部贪腐案确与右丞相有关,你继续督办。至于你二人的婚事……”他看向姜婉,“待案子了结,朕亲自为你们赐婚。”
姜婉与陆景渊再次叩首,心中满是感激。走出皇宫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说不出的温暖。
“婉婉,”陆景渊轻声道,“你今天真是太勇敢了。”
姜婉轻笑:“因为我知道,你需要我。就像你永远站在我身后一样,我也会站在你身边。”
陆景渊伸手将她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