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山村曙光
青山环绕的杨家沟村,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李志远已经站在希望小学的操场上,望着那面在晨风中微微飘动的国旗。这所只有三间平房的学校,是他坚守了八年的地方。
李老师!李老师!一个稚嫩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李志远转过身,看见十岁的杨小虎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裤腿上沾满了泥巴。
慢点跑,小心摔着。李志远扶住差点绊倒的男孩,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土,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杨小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作业本,骄傲地举起来:我把昨天的作业都写完了!我爸说,写完作业才能来上学。
李志远接过作业本,翻开看到歪歪扭扭但认真的字迹,心头一暖。杨小虎的父亲杨大山是村里有名的倔脾气,一直认为读书不如种地实在,能让孩子来上学已经是很大的让步。
写得很好。李志远摸摸杨小虎的头,去教室准备早读吧。
孩子们陆续到校,二十三个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全都挤在一间教室里。李志远采用复式教学,每天像变戏法一样在不同年级间切换。课桌椅是村里木匠用边角料拼凑的,黑板上的漆已经斑驳,但李志远的板书依然工整有力。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美丽的大自然》。李志远指着黑板上自己画的简笔画,谁能告诉我,我们周围有哪些自然资源
树木!杨小虎第一个举手。
石头!扎着羊角辫的杨小花喊道。
还有小溪里的水!另一个孩子补充道。
李志远微笑着点头:很好。这些资源如果合理利用,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比如...他的目光扫过教室角落堆着的破旧教科书和残缺的教具,如果我们能找到更有价值的资源,或许就能买新书和新桌椅了。
下课铃响后,李志远没有像往常一样宣布放学。他神秘地从讲台下拿出一个小布袋:今天下午,我打算带大家去后山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地质知识。谁想参加
孩子们欢呼起来,七嘴八舌地表示要去。杨家沟村地处山区,孩子们对山再熟悉不过,但跟着老师科学考察还是第一次。
下午阳光正好,李志远带着十几个孩子向后山进发。他特意准备了几把小锤子和放大镜,都是上次去县城时自费买的。
看,这是页岩,层次分明...李志远蹲在溪边,指着一块石头讲解。忽然,杨小虎在不远处喊起来:老师!快来看!这块石头好奇怪!
2
矿脉初现
李志远走过去,接过杨小虎递来的石头。那是一块深灰色的石块,表面有金属光泽,比普通石头重得多。他的心猛地一跳——这特征太像含有金属矿物的矿石了。
大家分头找找,看还有没有类似的石头。李志远努力保持平静,但声音里的兴奋还是让孩子们察觉到了异常。
不一会儿,孩子们在溪流上游的斜坡处又发现了几块类似的石头。李志远用锤子小心敲下一块,新鲜的断面上闪烁着细小的金色颗粒。
老师,这是金子吗杨小花睁大眼睛问。
还不确定,但肯定不是普通石头。李志远环顾四周,发现这些石头似乎是从山坡上冲刷下来的。他抬头望向森林深处,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
当晚,李志远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翻阅着大学时的地质学笔记。虽然毕业后选择了教书,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地质学的热爱。对照白天的发现和笔记中的描述,他越来越确信那片森林下可能埋藏着有价值的矿脉。
第二天一早,李志远就找到了村长杨建国。
建国叔,我可能发现了重要东西。李志远把矿石样本放在桌上,这可能是某种金属矿,如果能确认并开采,对村子会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