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肯定收!价格压得低,但有信誉,量大出得去!省了我们跑腿挨坑。
他拿起那包品相很差的杂菌:就这一堆卖相不好的杂菌,品相差卖不上价。但我们用便宜点的价格卖给张老师妹妹的供销社,顺水人情,堵他的嘴。再暗示他,好的货源在我们这里。他要是不想看着他‘不务正业’的学生真把买卖做歪了,牵连他妹妹的供销社声誉……他就得帮这个‘正’!
爷爷浑浊的眼睛一点点瞪大,看着眼前这个满身泥点、眼神却像老猎人般锐利的孙子,旱烟杆不知不觉掉在地上。
油灯噼啪轻响,昏黄的光晕里,小山一样的山货沉默堆积,散发着泥土与霉变的复杂气味。院门外,沐抚村陷入沉睡。但这个小院,今夜无眠。
第四章
惊雷炸峡谷
三天后的清晨。薄雾尚未在山谷间完全散开,一辆银灰色的小轿车卷着尘土,带着一种与山村环境格格不入的轰鸣声,艰难地停在沐抚村口那株歪脖子核桃树下。车门打开,下来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穿着夹克的中年男人,气度沉稳,身后跟着几个拿着图纸卷、戴着安全帽的技术人员。
请问,这里是沐抚村吧金丝眼镜走到村口几个围观的村民前,温文尔雅地问道,目光却被路边一块半旧的木牌吸引——老吴家山货收购站。牌子上烫的字清晰:收松茸、香菇、竹荪等。这深山沟里,有山货收购点
一个瘦高的技术员展开一张彩色地形图,手指点着:徐总,主峰垭口位置非常关键,这里……和那里,是核心景点入口的规划点……
被称为徐总的金丝眼镜点点头,眼光却越过图纸,若有所思地看着那块收购站牌子。山村、收购站、地图上的核心景区……
打听一下,村主任老王急匆匆地迎上去,搓着手,满脸堆笑:几位领导是
恩施州旅游局,省里规划处,联合大峡谷风景区考察组,高个子技术员言简意赅,带着一股公事公办的冷硬,这位是徐组长。他指了指金丝眼镜。
老王的腰弯得更低了:哎呀!欢迎欢迎!徐组长,我是村主任王富财!请请请,村委会说话!村里没个像样地方,怠慢怠慢……
王主任客气了,徐组长摆了摆手,目光依旧没离开那块牌子,先不忙。我看到村里还有个山货收购站挺稀罕。
哎呀,那个啊!王主任脸上露出一种哭笑不得又带点炫耀的矛盾表情,声音都大了点,那是我们村上老吴家那个叫亮伢子的娃儿瞎鼓捣的!那娃儿……嘿!神得很!去年愣是倒腾山蘑菇发了一笔!小娃娃胆大包天,现在不光收蘑菇,听说……嘿,徐组长您猜怎么着他还给家里弄了个铺子规划!
铺子规划徐组长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
就在村委会隔壁呢!亮伢子用卖蘑菇的钱盘下的!老张家的旧牛圈!小娃娃说改个铺面……老王啧啧称奇。
哦徐组长来了兴趣,能去看看吗小王你们规划处看看这种民间自发的商业点,有没有参考价值
高个子技术员小王眉头微皱,显然觉得这耽误了正事,但领导发话,只得点头。
一行人于是转道村委会隔壁。说是铺面,其实是一个靠着老张家院墙搭出来的棚子,顶上盖着新稻草和塑料布,位置恰好,紧挨着进村的土路口,斜对着村委会大门。木结构刚搭好,还没来得及糊墙。木匠刚收工,锯末还散发着新鲜的气息。吴亮亮站在棚子下,手里捏着一张用铅笔仔细画着的图纸。奶奶提着水壶在旁边给木匠倒水。爷爷则蹲在旁边一块大石头上,拿着半截红砖在地上算工钱料钱。
领导!看,这就是那个亮伢子!王主任老远就指着吴亮亮。
吴亮亮闻声抬起头,正好和走近的徐组长目光对上。眼前这个一身学者气质、带着眼镜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