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教室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同样复读的学生。大家脸上都写着不甘和决心,这让我感到了一种同病相怜的安慰。
班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姓张。他在第一堂课上说:既然选择了复读,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这一年会很辛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我暗暗下决心,这一年我要拼尽全力,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更是为了不让妈妈失望。
开学第三天,我意外地在学校门口遇到了顾恺。
他穿着清华的T恤,看起来很精神。看到我,他眼睛一亮。
若初你怎么在这里
复读。我简单地回答。
复读他有些惊讶,为什么要复读你可以...
我可以什么我打断他的话,靠关系上个不入流的大学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
顾恺,我们不要再见面了。我看着他,你有你的清华,我有我的路要走。
若初,你还在为我爸爸的话生气吗
不是生气,是清醒。我摇摇头,你爸爸说得对,我确实配不上你。但这不代表我要放弃自己。
你从来都配得上...他想要说什么。
别说了。我转身往学校走,再见,顾恺。这次是真的再见。
背后传来他的声音:若初,我会等你的!
我的脚步顿了一下,但没有回头。
等我等什么呢等我一年后考个好成绩,然后你们家就能接受我了吗
我摇摇头,加快脚步走进了学校。
这一年,我要为自己而战,不为任何人。
第九章
复读的日子比我想象中还要艰苦。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睡觉,除了吃饭和必要的休息,其他时间都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科目,现在必须硬着头皮啃下来。
张老师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周都有测试,每个月都有排名。我的成绩从一开始的班级中下游,慢慢爬到了中游。
虽然进步不大,但至少在前进。
最难熬的是心理压力。看着那些比我年轻的同学,我经常会想,如果去年好好发挥,是不是就不用在这里受苦了
但每当这种想法出现时,我就会想起顾叔叔那天说的话,想起自己的无力感。这些都成了我前进的动力。
我要证明,我不是废物。
三个月后的一次模拟考试,我考了511分。虽然还不够985的分数线,但已经能稳定在一本了。
若初,进步很大。张老师找我谈话,保持这个状态,高考应该没问题。
老师,我想冲击更高的分数。我说。
有目标是好事,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张老师提醒我,你现在的状态已经很好了,稳中求进比较保险。
但我不想要保险,我想要突破。
那段时间,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除了正常的课程,我还给自己加了很多额外的练习。同宿舍的女生都说我疯了,但我觉得这样很充实。
在学校的时候,我几乎不碰手机。偶尔看一眼,会发现顾恺还是会给我发短信,内容都是一些关心的话,但我都没回。
不是狠心,而是觉得没必要。我们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过多的联系只会给彼此带来困扰。
春节期间,学校放了一周假。回到家,妈妈看到我瘦了很多,心疼得直掉眼泪。
若初,你这样拼命值得吗妈妈心疼地说。
值得。我坚定地点头,妈,您等着看,今年我一定能考个好成绩。
春节期间,我基本上没怎么休息,依然在家里学习。妈妈心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