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训班,我想推荐你去。孙队长说,这是个好机会,你可以学到更多东西,回来后对村里的医疗工作也有帮助。
队长,我会不会给村里丢脸林婉秋故意表现得有些担心,我毕竟只是学了一些皮毛。
你太谦虚了。孙队长拍拍她的肩膀,你救了那么多人,医术比县里的医生都不差。再说了,你出身虽然不好,但这一年来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思想觉悟很高,完全可以代表我们村。
林婉秋假装考虑了一下,然后点头答应:好,我愿意去。
一个星期后,林婉秋跟着县里的车子来到了省城。
这是她重生后第一次离开农村,看到高楼大厦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虽然比起前世的现代化都市还差得很远,但对于1976年的中国来说,省城已经算是很繁华了。
培训班设在省卫生厅的一个培训中心,来自全省各地的基层医务人员有一百多人。林婉秋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也是唯一的知青。
同志们,这次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培训班的负责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姓王,是省卫生厅的干部。
培训的内容包括基础医学知识、常见病诊治、急救技能等。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些可能有些困难,但对林婉秋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第一堂课就是急救技能,老师讲的是心肺复苏术。林婉秋发现,老师讲的方法有些过时,效果不太好。
下课后,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去找老师交流一下。
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林婉秋找到了授课的医生。
什么问题医生看着这个年轻的女知青,有些意外。
关于心肺复苏的按压位置和频率,我觉得可能还有改进的空间。林婉秋小心翼翼地说。
医生皱起眉头:你有什么意见
林婉秋组织了一下语言:我在农村的时候,曾经用心肺复苏救过一个溺水的人。我发现按压位置如果稍微偏上一些,频率快一些,效果会更好。
你试过医生有些惊讶。
是的,而且成功了。林婉秋说,当时那个人已经没有呼吸和脉搏了,用这种方法救活了。
医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你示范一下。
林婉秋在模拟人身上演示了一遍改进后的心肺复苏术。她的动作标准,节奏准确,一看就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你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医生若有所思,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我父亲以前身体不好,家里请过很多医生,我跟着学了一些。林婉秋还是用那个万能的理由。
你的医学天赋很好。医生赞许地说,有没有兴趣正式学医
林婉秋心中一喜,但表面上还是很谦虚:我只是个知青,哪有资格学医。
现在不是讲出身的时候,关键看表现。医生说,如果你真的有这个想法,我可以帮你想想办法。
这次谈话让林婉秋看到了新的机会。如果能通过正式渠道学医,她就能光明正大地使用前世的医学知识,而不用总是找借口。
接下来的培训中,林婉秋表现得非常出色。她不仅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也很熟练,很快就成了培训班的明星学员。
这个小丫头不得了啊,才多大年纪,医术就这么好。
是啊,比我们这些老医生都强。
听说她只是个知青,没有正式学过医,全凭天赋和自学。
培训班负责人王干部也注意到了林婉秋。一天下课后,他把林婉秋单独叫到办公室。
小林,你的表现很优秀。王干部和蔼地说,我想了解一下你的具体情况。
林婉秋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农村的经历,重点讲了救人的几个案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