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承安朗声道,买卖讲究你情我愿。我姐姐说不卖,就不卖!至于我们的药材卖给谁,自有里正和乡亲们做主,不劳钱管事操心!您请回吧!
你!小兔崽子……
钱万通被一个半大孩子顶撞,脸上挂不住,刚要发作。
钱管事!
我上前一步,挡在承安身前,声音也冷了下来,我弟弟的话,就是我的意思。买卖不成仁义在,请回吧。再要纠缠,我就喊里正和乡亲们来评评理了!青河湾的人,最是团结!
我特意加重了团结两个字。当初暴雨护堤的场景,钱万通可能不知道,但青河湾民风淳朴又彪悍的名声,他应该有所耳闻。
钱万通脸色变幻,看了看我,又看了看一脸倔强的承安,再看看远处听到动静探头张望的邻居(赵大叔已经扛着锄头往这边走了),知道讨不到便宜,只能恨恨地一甩袖子:哼!不识抬举!咱们走着瞧!
说完,带着随从灰溜溜地走了。
姐,这种人就是欺软怕硬!
承安对着他们的背影哼了一声。
嗯,安儿说得对。
我欣慰地摸摸他的头,不过也要小心,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果然,没过几天,就听说我们卖给镇上药铺的一批柴胡,被人举报说是以次充好。药铺的掌柜碍于压力,暂时不敢收货了。还有人鬼鬼祟祟地想翻进我们家药田,被巡夜的村民发现,惊跑了。
这些下作手段,并没有让我慌乱。我直接找到了里正陈伯,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包括永盛药行钱万通来威胁的事情。
陈伯听完,气得胡子直翘:岂有此理!欺负到我们青河湾头上来了!初禾丫头你放心!咱们青河湾的药材,轮不到外人说三道四!那批柴胡,我亲自送去县里相熟的药铺验!至于那些宵小,
陈伯冷哼一声,真当我们青河湾的汉子是吃素的
陈伯在青河湾德高望重,他出面,事情很快平息。县里的药铺验过柴胡,品质上乘,反而签下了长期收购的契约。至于永盛药行,在陈伯联合其他几个村的里正,一起向县里反映了他们欺行霸市的行为后,也暂时收敛了。
这场风波,不仅没打垮我们,反而让柳家药田的名声更加响亮,也让青河湾的人心更加凝聚。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抱团,才能抵御外来的风险。
时光荏苒,五年时光匆匆而过。
当初的百亩荒地,早已变成了肥沃的良田和郁郁葱葱的药田。土坯房也扩建成了气派的青砖大瓦房,带一个宽敞的院落。院子里,鸡鸭成群,牛羊满圈。药圃里的那汪小灵泉,依旧生机勃勃。
承安十五岁了,长成了挺拔清俊的少年郎。在镇上读了五年私塾,去年考中了童生,成了青河湾有史以来第一个有功名的人!虽然只是童生,但在乡下地方,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事。里正陈伯见了他,都要客气地称呼一声柳小相公。
这天,秋高气爽。金黄的稻浪在田地里翻滚,药田里飘散着阵阵药香。承安从镇上回来,带回了一个好消息。
姐!县学的教谕看了我的文章,说我有望明年下场考秀才!
承安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彩。
真的太好了!
我喜出望外,比自己赚了钱还高兴。
姐,
承安看着我,眼神认真而温暖,这些年,辛苦你了。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等我考取了功名,一定让姐姐过上好日子,再也不用这么辛苦!
我笑着摇摇头:傻小子,姐不辛苦。看着你有出息,看着咱们的家业兴旺,姐心里比蜜还甜。
我拉着他走到院子里,指着那一片丰收的景象,你看,这就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家。
承安顺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