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题。空间里那把锈迹斑斑的柴刀终于派上了用场。我借口去找点柴火,溜到安置区外围,用柴刀砍了一些还算坚韧的灌木枝条和干草。回来时,承安已经听话地收集了一些别人丢弃的破草席和烂布片。
我们姐弟俩合力,用枝条搭起一个极其简陋的人字形窝棚,顶上铺上厚厚的干草,再用破草席和烂布片尽量围住四面挡风。虽然四面漏风,但总算有了个遮风避雨的屋顶,比露天席地强太多了。这在难民堆里,已经算豪宅了。
看着承安在新家里兴奋地钻来钻去,我松了口气。接下来,就是食物和水的问题。官府的救济粥那玩意儿只能保证饿不死。想活下去,活得像个人,还得靠自己。
安置区每天两顿稀粥,排队领粥的队伍长得令人绝望,每次都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我观察了几天,发现管得虽然严,但也不是铁板一块。尤其到了晚上,护院们会撤到外围,只留少数人看守入口。安置区内部的管理基本靠那些管事和难民中自发形成的小头目,混乱得很。
这给了我机会。
白天,我老老实实带着承安去排队领粥。那粥清汤寡水,米粒少得可怜,几口就喝完了,但聊胜于无。我每次都把自己的那份省下小半,偷偷喂给承安。他正在长身体,需要更多。承安不肯,我就板起脸:听话!姐不饿!
空间里的玉米和红薯干成了我们真正的能量来源,但每次只能偷偷摸摸地吃一点点。
更多的时间,我像个幽灵一样在安置区里游荡。我的目标是——种子,任何能发芽的种子!
难民们随身携带的东西早就被翻捡了无数遍,有价值的几乎没有。但我有耐心,也有空间泉水这个作弊器!我专挑那些看起来半死不活、或者被丢弃的植物。有人挖来的草根带着点芽孢收!角落里干枯的藤蔓上挂着几个干瘪的野果里面的籽抠出来!甚至有人垫在身下发霉的草堆里,我也去翻找,看有没有混在里面的草籽。
每次收集到一点点疑似种子的东西,我都如获至宝,立刻收进空间,种在院子里。新开垦出来的几垄田,被我见缝插针地种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知名的草籽、干瘪的野豆子、几颗蔫巴巴的野菜根……浇上稀释的井水(我严格控制着浓度,不敢用泉水),它们便以惊人的速度生根、发芽、舒展叶片。空间里的时间流速似乎也与外界不同,短短几天,我的小院已经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最先收获的是一种类似小青菜的野菜,叶片肥厚翠绿。我小心地摘了几片最嫩的叶子,和承安分着生吃了。清甜,带着一股蓬勃的生机,比任何山珍海味都美味。接着是一种结出小豆荚的藤蔓,豆荚里的豆子很小,但煮熟后粉糯香甜,提供了宝贵的蛋白质。
最让我惊喜的,是在一堆垃圾里翻到的一个发芽的土豆!只有鸡蛋大小,芽眼却绿油油的。我像捧着稀世珍宝一样把它种在空间最肥沃的地方,浇上一点点泉水。它没有辜负我的期望,疯狂地抽出枝叶,地下迅速膨大出新的块茎。
有了空间这个源源不断的补给站,我和承安不仅没饿着,脸色反而一天天红润起来,身上也渐渐有了肉。这在面黄肌瘦、死气沉沉的安置区里,简直鹤立鸡群。
柳家丫头,你们姐弟俩……气色咋这么好
终于有一天,隔壁窝棚的一个姓赵的寡妇忍不住了,趁着周围人少,凑过来小声问。她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儿子,母子俩都瘦得脱了形。
我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叹了口气:赵婶儿,我们年轻,底子好点罢了。也是硬扛着,天天饿得前胸贴后背。
我故意撸起袖子,露出依旧纤细的胳膊(虽然比刚来时结实多了),又指了指承安,安儿也总喊饿,夜里都睡不着。
赵寡妇狐疑地看了看承安红扑扑的小脸,又看看我,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