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婚期定在金秋十月,稻谷飘香的时节。

    这几日,家里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母亲带着几个平日里交好的婶子大娘,在厨房里蒸着喜糕,炸着油果,那香甜的气息,混着柴火的青烟,飘满了整个院落,引得邻家的孩子们馋涎欲滴。

    父亲则领着村里的壮劳力,将家里外外都粉饰一新,换了新的门窗,糊了新的墙纸,连那老槐树,都被细心的母亲缠上了红绸,风一吹,红绸飘飘,煞是好看,仿佛也在为我的婚事欢庆。

    我的嫁衣,是我和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从开春时便开始动手。

    大红的软缎,光泽柔亮,像流动的火焰,用金线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那龙鳞凤羽,栩栩如生,仿佛要从衣衫上腾飞而起。

    裙摆上缀着细小的珍珠,是母亲珍藏多年的陪嫁,走动起来,便簌簌作响,如风吹玉佩,清脆悦耳。

    我偷偷试穿过一次,在昏黄的油灯下,铜镜里的女子,面若桃花,眉眼含春,眼波流转间带着一丝陌生的妩媚,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陌生,仿佛一夜之间,便从不谙世事的少女,变成了待嫁的新娘。

    我的明月,真真是个标致的新嫁娘。

    母亲替我理着鬓边的碎发,她的指尖有些粗糙,却带着母亲独有的温柔。

    她眼眶有些湿润,强忍着才没让泪珠滚落,明日,你便要嫁作人妇,离开这个家了。往后,要孝顺公婆,体贴夫君,勤俭持家,早日为张家开枝散叶……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声音里满是不舍与期盼,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我依偎在她怀里,像小时候那样,嗅着她身上熟悉的皂角清香,轻轻嗯了一声,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离家的不舍,还有一丝莫名的惶恐,像水底的暗流,悄然涌动。

    今日午后,为我缝制嫁衣时,那枚用了多年的银针,竟无端端地断了,母亲当时脸色便微微一变,虽很快掩饰过去,我却瞧见了她眼底一闪而过的忧色。

    此事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我心头,隐隐不安。

    夜色渐渐深了,喧闹了一日的村庄也渐渐沉寂下来。

    只有几声犬吠,偶尔从远处传来,更显得这秋夜的宁静与寥廓。

    按照习俗,新婚前夜,新郎新娘是不能见面的,以免冲撞了喜气。

    可我心里,却总觉得有些不踏实,像是有什么东西堵着,上不来,下不去,坐立难安。

    白日里那断针的阴影,挥之不去。

    娘,我想出去走走。我对正在灯下为我整理明日头面的母亲说道。

    那头面是子阳家送来的,一支赤金嵌红宝的凤凰步摇,一对羊脂白玉的耳坠,在灯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芒。

    母亲有些讶异,停下手里的活计:这都什么时候了,外面黑灯瞎火的,还出去作甚明日要早起梳妆,仔细歇着才是,莫要熬坏了精神。

    就是心里有些闷,像被什么东西压着,喘不过气来。想去青罗河边吹吹风,许会好些。我小声道,不敢看母亲的眼睛,怕她瞧出我真正的心思,其实是想离河对岸的子阳家近一些,哪怕只是远远望一眼也好。

    母亲叹了口气,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大约是明白女儿家临嫁前的心思,既有期盼又有忐忑,便道:也好,只是别去太久,河边夜里凉,仔细着凉。莫走到水边去,前些日子下过雨,岸边湿滑。

    她又取过一件半旧的夹袄给我披上,细细掖好领口,带上阿黄,它机灵,能护着你。早些回来,莫让娘担心。

    阿黄是我家养的一条大黄狗,通人性,平日里总爱跟着我,像个忠实的护卫。

    我披上夹袄,唤上阿黄,悄悄出了门。

    月色如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洞房前夜,我与新郎双双溺亡简介 >洞房前夜,我与新郎双双溺亡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