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附录三:平津战役前委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护古都

    在解放战争中,作为华北地区人民军队的最高负责人,聂荣臻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他率领军民反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又进一步实行反攻,解放了华北的大片国土。为全国的解放创造了条件。后来,中共中央从延安迁到了华北。

    到了1948年冬天,三大战役的平津战役开始了。聂荣臻和林彪、罗荣桓等一起指挥了这场伟大的战役,打了许多胜仗。当北平(即北京)被人民解放军包围之后,聂荣臻又及时地提出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建议。

    当时中共中央曾提出过用政治手段解放北平,保护古都的设想,聂荣臻非常赞成。他通过北平地下党组织透来的情报,得知傅作义和蒋介石的想法不一样,就对罗荣桓说:

    “现在,傅作义的王牌三十五军已经被消灭了,如果我们把天津攻下来,堵住他逃跑的路,逼他谈判。和平解放北平是有可能实现的。”

    “我也有同感。”罗荣桓说。

    “北平是文化古都,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和平解放,使它免遭战火破坏,使人民生命财产免遭损失。”聂荣臻又说。

    “对。要在不放弃战争解决问题的同时,争取和平方式。”

    但是林彪听了聂荣臻的意见后,不冷不热地说:

    “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是幻想,不可能实现,还是要靠打解决问题。”

    “我们是要准备打。”聂荣臻耐心地说,“不过应尽力使古都保全下来,何况党中央已经选定北平为新中国的首都呢!”

    林彪还是一个劲摇头。聂荣臻只好以个人名义向党中央发出电报,建议争取和平解放北平。党中央和毛泽东很快回电,完全同意。聂荣臻亲自主持了与傅作义代表的谈判,终于达成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为保护古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九)科技工作的领头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聂荣臻担任了代理总参谋长、华北军区司令员和北平市市长等职务,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

    由于过度的劳累,聂荣臻在1953年病倒了,不得不休养治疗。1956年,大病初愈的聂荣臻向党中央要求工作,总书记邓小平对他说:

    “中央有三个方案,由你自己选择:一是去当北京市市长;二是主管全国的科学技术工作;三是主管国防工业和部队装备。”

    “我对科学技术工作很感兴趣。”聂荣臻兴奋地说,“我们国家太落后,也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至于国防工业,与科技有密切联系,将来兼顾也可以。”

    “好,我同意。那就这样定了。”邓小平说。

    不久,聂荣臻就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科学规划委员会党组书记,主管起我国的科学技术工作。

    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是聂荣臻多年的愿望。青年时代,他就抱着这个理想赴法留学。黑暗腐败的旧中国使聂荣臻的理想无法实现。现在,新中国诞生了,人民掌握了政权,是实现这个理想的时候了。聂荣臻心中暗下决心,要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科学事业。从1956到1966年,聂荣臻主持科技工作十年,使科学技术有了飞跃发展。机构健全了,一项项重大成果诞生了。

    1960年8月以后,苏联撤走了技术专家,我国科技事业必须走自己的路。聂荣臻向中央提出建议,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但也不封锁自己。他还对同志们说:

    “这些困难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要下决心把自己的导弹和试验设备设计出来,用中国的材料制造出来……”

    几年之后,我国的原子弹、导弹、氢弹都试验成功了。聂荣臻亲自主持了这些试验,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他还特别关心知识分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北平: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北平: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附录三:平津战役前委林彪、罗荣桓、聂荣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