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谢祯看着蒋星重提供的消息,只觉触目惊心,这上头的名字,牵扯的利益面之广,叫他心惊。
如今的南直隶,早已是另一番天下。
谢祯收好了那封信,神色间阴云弥补。
不知派去查南直隶的人怎么样了?如今查出了哪些结果。
南直隶,他得尽快掌握更多详细的情况。
念及此,谢祯对蒋星重道:“阿满,我得先走了。
”
蒋星重点头笑道:“好,你快去吧。
”
谢祯目光流连在蒋星重面上,随后冲她一笑,大步离去。
待走出协和门,随行的太监们刚跟上来,谢祯便吩咐道:“传傅清辉。
”
谢祯大步朝养心殿走去,
领旨的小太监则离队,小跑着离去。
一路上,谢祯的眉头便未曾舒展过。
一想到收复辽东一战,会使大昭元气大伤,
以至灭国,
谢祯便觉心口闷痛。
他着实想不明白,
如果将领未曾通敌,为何收复辽东一战,
会惨败至此?
先帝初登基之时,为了牵制土特部,便已断了同土特部的互市往来。
土特部以游牧为主,
一入冬季,
基本难以维系。
即便有辽东在手,但辽东可耕种的土地,并不足以支撑整个土特部的运转。
再兼这些年旱灾不断,土特部大量草原化为荒漠,
他们的生存环境只会愈发残酷。
两下相较,如若他发兵收复辽东,最差不过僵持不下,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叫土特部兵临顺天府。
怎会如此?
谢祯想不明白。
更叫他想不明白的是,
收复辽东一战,乃赵翰秋提议。
即便他这个皇帝蠢,不善用兵,可赵翰秋却是用兵如神的帅才,
他都认为收复辽东可行。
还有在阿满的梦中,
他启用的蓟辽督师卢捷,本就是取得过宁远大捷的将领。
他有着丰富的对土特部作战的经验,
即便他和赵翰秋判断失误,卢捷也不该失误。
可偏偏,在阿满梦中,收复辽东一战就成了改变整个大昭国运的惨烈一战。
谢祯眉心紧锁,久久不见平复。
思来想去,也只剩下一个可能,便是他、赵翰秋、卢捷,他们三人,都对收复辽东一战的局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他们三个都错了。
思及至此,谢祯不由深吸一口气,低了很久的头,终于抬了起来。
想来只要找出他们三人对局势的判断,到底错在了何处,约莫便能找到辽东一战惨败的真正原因。
不知不觉间,谢祯已走到养心殿外,众人跪地行礼。
谢祯免了众人的礼,而后对王永一道:“传赵翰秋。
”
王永一领命而去,谢祯回殿更衣。
谢祯更衣后回到书房,正欲批阅奏疏,之前派出去去传傅清辉的小太监回来了,他进殿行礼道:“启禀陛下,臣方才前去北镇抚司,怎料却被沈佥事告知,傅指挥使两日前夜里接到密报,带人出京办事,至今未回。
”
谢祯不由问道:“清辉出京了?可知何事?”
小太监回道:“回禀陛下,沈佥事说是密报,指挥使连他都没告诉。
本该回禀陛下一声,但密报是夜里到的,当时宫门已经下钥,事急从权,指挥使便紧着先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