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胄露出胸口的锈潮核心,核心纹路竟与王承训手臂上的翼马图腾完全吻合:我是你父亲当年在吐蕃为质的长子,论氏用锈潮金属给了我新生!
阿依莎突然用于阗语惊呼:他胸口的核心是‘双生矿脉’!论氏把你父亲的血脉和锈潮融合了!话音未落,死士们抛出毒烟弹,青雾中浮现出无数金属化的唐军遗骨,他们握着刻有王字的兵器,眼窝中跳动着邪火。
白亭烽的兄弟……王承训看着遗骨甲叶上的刀痕,正是赵四老卒们战死时的伤口。破甲锥突然自行飞向骨井,锥尖对准悬浮的邪火舍利——真舍利在他怀中共鸣,爆发出的白光与邪火激烈碰撞,竟在井中映出父亲当年的记忆:
贞观年间,王父作为唐军工匠随李靖将军埋下天山龙骨,却在鬼哭谷被论氏俘获,被迫用自己的血脉融合锈潮矿脉,打造出双生核心。左边核心藏着抗锈潮的秘密,右边核心则是论氏的不死咒——而眼前的死士,正是右边核心的宿主。
原来如此……王承训将真舍利嵌入破甲锥,父亲用自己的血脉设了局!锥尖的佛光穿透邪火,竟让骨井中的锈潮矿脉倒吸,青黑色黏液顺着井壁流向死士们的核心。
不!死士们惊恐后退,锈潮黏液却像活物般追着他们的核心。王承训的兄长突然撕裂自己的胸口,将右边核心挖出掷向骨井:你我同是父亲血脉,何不一起统治锈潮世界
核心在井中爆发出强光,整个鬼哭谷开始震颤。王承训想起父亲笔记的最后一页:双生核心,以血为引,以骨为基,唯有牺牲其一,方能镇住锈潮。他看着兄长眼中残留的人性光芒,猛地将破甲锥刺入自己左臂的翼马图腾——
鲜血顺着锥身流入骨井,与父亲的血脉共鸣。抗锈潮矿脉瞬间爆发,将所有锈潮黏液、金属化骸骨、邪火舍利全部吞噬,化为纯净的抗锈潮晶体。王承训的兄长在晶体中微笑着消散,手中紧握着半枚刻着归字的开元通宝,那是父亲当年偷偷塞进他襁褓的信物。
骨井上方浮现出父亲的投影,他指着晶体深处的符文:锈潮非天灾,乃人祸。记住,烽燧的砖是士兵的骨,山河的火是凡人的血,唯有薪火相传,方能镇住世间邪念。
当回纥骑兵赶到时,看见王承训和阿依莎站在晶体化的骨井前,他们的影子与父亲的投影重叠,形成完整的翼马图腾。晶体中封印着所有被论氏迫害的唐军遗骨,每具骸骨旁都生长着胡杨苗,叶片上凝结着抗锈潮的药晶。
阿依莎捡起晶体中父亲留下的工匠手册,最后一页画着个新的烽燧,烽燧基座刻着各族文字:此燧非石砌,乃人心所筑。王承训抚摸着手臂上愈合的图腾,发现图腾中心多了个和字——那是父亲用血脉写下的最终答案。
鬼哭谷的风不再腥臭,而是带着胡杨苗的清香。王承训望向东方,白亭烽的方向霞光万丈,仿佛看见赵四老卒们在云端微笑。他知道,第二卷的丝路暗战结束了,但论氏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西域诸国中仍有锈潮的余孽。
而他和阿依莎将带着父亲的手册、佛骨舍利与抗锈潮晶体,踏上新的征程。下一站,是于阗佛塔下的丝绸之路盟会,那里将汇聚大唐、回纥、粟特等各族代表,共同用人心筑起比砖石更坚固的烽燧。
胡杨苗在晶体裂缝中茁壮成长,叶片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那是唐军血脉、佛骨神力、粟特智慧与回纥勇气的结晶。正如父亲所说,真正的烽燧从不是冰冷的砖石,而是无数凡人用生命点燃的薪火,只要这薪火不熄,丝路的山河便永远有守护的光。
远处的长安,归雁门上的铜铃随风轻响,仿佛在呼应鬼哭谷中新生的胡杨,共同奏响一曲关于守护与传承的长歌。第三卷的河西决战,将在这长歌中拉开序幕,而王承训知道,他肩上的破甲锥不再只是兵器,而是万千英魂赋予的使命——让烽燧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