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东面文章西面作
东面文章西面作
11月4日,即沈阳失守后两天,傅作义奉命飞到南京参加军事会议。蒋介石试图用封官许愿的办法拉傅作义南撤,当即表示要调傅作义任东南军政长官,华北部队全部南撤,仍由傅作义指挥。
傅作义微笑着面对蒋介石,知道这是蒋介石投出的诱饵,但又不能公开拒绝,便做出一副积极主战的状态说:“我对华北局势还不像别人所说的那么悲观,我自信还有扭转华北危局的办法,固守平津是全策,退据江南为偏安,非万不得已,不宜实行。”还表示,在东北野战军人关以前,他可以再扩充20万~50万军队,可以加固津塘60公里弧形阵地,完善平津防御体系,以备应付来年开春之后的战事。
对傅作义主战的状态,蒋介石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又不便直说,只能用频频点头来表示自己的赞许。
傅作义回到北平与将领们商量对策。他最担心的是东北解放军入关,但又判断东北解放军入关还有一段时间。基于这个判断,傅作义从11月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继续加强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城市的防御工事,加修塘沽海港的外围工事以及北宁路平津间,津榆(山海关)间的护路据点工事,将两个护路旅配置于天津至廊坊和天津至马厂沿铁路线上,使津塘唐三点互为犄角。美国当局为了利用傅作义阻挡解放军进攻,7月份曾给了傅作义1600万美元,11月份又将承诺中的1/10的战略物资运到天津,傅作义还让杜建时求见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吉尔,以争取更多援助;加紧储备粮食,以备坚守天津。
另外,傅作义还将原驻平津的军官家眷南运上海等地,然后将张家口的家当,小兵工厂和一些经济组织及军政眷属约3000户移至天津安顿,由陈长捷安置、供应。傅作义自己的家眷刘芸生及子女也被送往重庆。傅作义并密令其军需处长,将其一部分私人钱财,向美国汽车公司购买汽车轮胎,通过在天津付款、在香港交货的方法,将财产转移至香港。
傅作义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固守平津的措施,但他并没有完全秉承蒋介石的意志。作为一名地方军阀,多少年来,他一直奉行的原则是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做法。他首先要做的是保护自己的实力不受损伤,为此,他谨慎行事,绝不轻举妄动。他在南京作出积极主战的姿态,其实是以进为退,摆脱蒋介石的控制,从而达到保存实力的目的。
傅作义与蒋介石是貌合神离。
傅作义明白,蒋介石垮台已为期不远。傅作义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军人,他懂得政治斗争的作用,于是,他为自己铺下了另一条道路,这就是罢战求和,保存实力,以观时局变化的道路。
从南京回到北平以后,傅作义由女儿傅冬菊通过中共地下党致电毛泽东,表示他已认识到,过去以蒋介石为中心来统一国家、复兴民族是完全错误的,决计将所属约60万军队交毛泽东指挥,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并要求派南汉宸去商谈和平,恢复像抗日战争初期那样合作共事的关系。抗日战争初期,南汉宸曾带了毛泽东的信件,秘密地去绥远同傅作义联系,鼓励傅作义抗日。
与此同时,傅作义还选择彭泽湘、符定一给中共中央带去口信。不过,傅作义这时的行动只是一种试探,他派去的是他并不十分信赖、并不能充当他的代表的人。傅作义同中共接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争取时间,保存自己的实力,再看看形势,以便寻找一条有利出路。所以,他一方面同中共接触,一方面加紧军事部署。
在军事部署上,傅作义先后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地,除归绥有一个军三个师,大同有一个师外,傅作义将他所控制的12个军42个师,共50余万人部署在东起滦县、西至柴沟堡的长达500公里的铁路沿线,摆成了以张家口、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