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信息迷雾
公开投资论坛上的交锋,如通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也荡起了层层涟漪。
林凡的名字,以及他那番关于“认知局限”与“风险机遇”的言论,在某些小圈子里悄然发酵。
但对天恒资本的张华而言,那不过是一段无伤大雅的小插曲。
他依旧将林凡的成功,归结于难以复制的“运气”,或许,再加上一点“不错的口才”。
真正的威胁?还差得远。
林凡对此心知肚明,他并未指望一次公开亮相就能改变根深蒂固的偏见。
他的注意力,早已投向了下一个目标——一个名为“绿源科技”的新兴环保项目。
这个项目,在前世的记忆中,曾掀起过一场能源革命的序幕,只是如今尚处于襁褓之中,默默无闻。
【超维心智,启动。】
林凡的意识沉入一片深邃的星海,关于绿源科技的所有公开资料、团队背景、技术专利,乃至创始人的访谈视频,都在瞬间被分解、重构。
“项目核心技术领先,市场潜力巨大……”
“但早期财务模型存在明显漏洞,股权结构有潜在法律风险……”
“创始人团队富有激情,但在商业运作上略显稚嫩……”
无数信息流淌,最终汇聚成清晰的脉络。
这些问题,在他眼中,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反而是他切入的绝佳契机。
数日后,林凡与绿源科技的创始人团队进行了一次深度会谈。
他没有像一般投资者那样,对项目的风险点反复盘问,而是开门见山,直指核心。
“贵公司的‘动态光能转化膜’技术,如果能解决目前良品率和大规模生产成本的问题,其价值将是颠覆性的。”
林凡平静地开口,一句话便点中了绿源科技的命门,也说到了创始团队的心坎里。
紧接着,他抛出了一套极具前瞻性的合作方案。
其中不仅包含了充裕的资金支持,更有一整套针对技术瓶颈的解决方案思路,以及未来三到五年的市场推广策略。
那份方案,详尽到让绿源科技的几位创始人瞠目结舌,仿佛林凡比他们更了解自已的项目。
他们哪里知道,这背后是超维心智数亿次模拟推演的结果。
几乎在通一时间,天恒资本的投资分析团队,也将绿源科技的资料摆在了张华的案头。
“张总,这个绿源科技,技术概念不错,但风险太高。”
分析师的报告中规中矩:“初创团队,财务状况堪忧,市场前景不明朗,建议继续观察。”
张华随意翻了翻,便将其丢在一旁。
他的团队,习惯了用传统的金融模型去评估一切,对于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初创科技,本能地趋于保守。
他们看到的,是数据报表上的冰冷数字,是商业计划书里的潜在陷阱。
却唯独忽略了,那项技术背后,可能引爆的时代浪潮。
当张华无意间从下属口中得知,林凡竟然也对绿源科技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且已经与对方团队进行了深入接触时,他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又是这个林凡。
一种莫名的不悦涌上心头。
在他看来,林凡这种行为,无异于在他看中的猎物旁“抢食”,即便这块“食物”他自已还没决定要不要。
“这个年轻人,手伸得倒是挺长。”张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还不至于为了一个小小的绿源科技,就和林凡大动干戈。
那太掉价了。
但小小的“敲打”,还是有必要的。
他要让林凡明白,新沪市的金融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