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技术员小李。
昨天晚上有人进了车间,设备被动过手脚,今天开工就出了故障。小李压低声音说,损失不小,厂长正在发火呢。
林峰眉头一皱。前世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但他那时候忙着搞技术,没有在意。现在想来,这很可能是张建国的苦肉计。
查出是谁干的了吗林峰问。
还在查,保卫科的人正在调查。小李摇摇头。
林峰心中有数。张建国故意制造设备故障,然后借口要引进新技术,为贪污军费找借口。这一套他玩得很熟练。
中午吃饭时,王大海主动坐到林峰旁边:林哥,听说你有个新技术厂长很重视。
一般般吧。林峰随口应付。
别谦虚了,厂长亲自过问的技术,能一般吗王大海眼中闪着贪婪的光芒,要不你给我也说说,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林峰看了他一眼:你什么时候对技术这么感兴趣了
王大海讪笑:这不是想学习嘛,毕竟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那你先把基础知识学好再说。林峰站起来,我吃完了。
王大海看着林峰离开的背影,脸色阴沉下来。看来硬的不行,得来软的。
下午两点,张建国召开紧急会议,主题是关于设备故障的处理。
同志们,昨天的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张建国坐在主位上,表情严肃,我们的设备老化严重,技术落后,必须尽快更新换代。
林峰坐在角落里,冷眼旁观。
根据初步估算,更新设备需要两百万资金。张建国继续说,我准备向上级申请专项资金。
两百万!在1978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林峰知道,这笔钱大部分会进入张建国的腰包。
厂长,我们有没有考虑过技术改造林峰突然开口,如果能改进工艺流程,也许不需要更换全部设备。
张建国看向林峰,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小林,技术改造当然好,但是设备老化是客观事实,不是改改工艺就能解决的。
但是成本相差很大。林峰不紧不慢地说,技术改造也许只需要几万块钱,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会议室里响起窃窃私语声。很多人都觉得林峰说得有道理。
张建国脸色有些难看:小林,你有具体的方案吗
我正在研究,需要一些时间。林峰回答。
那好,你抓紧时间。张建国勉强挤出笑容,不过设备更新的申请还是要报上去,两手准备嘛。
会议结束后,张建国把林峰单独留下。
小林,你刚才的发言很好,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张建国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不要太急躁。
我知道,厂长。林峰表面谦虚,心中冷笑。
你的技术方案什么时候能拿出来张建国试探着问。
快了,再给我几天时间。林峰故意拖延。
张建国有些着急,但不好表现得太明显:那你抓紧,厂里等着用呢。
当天晚上,林峰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厂里的档案室。他要查一些资料,验证自己的推测。
档案室的老刘正准备下班:小林,这么晚还来查资料
有点急事,老刘叔,麻烦了。林峰递上一包烟。
老刘收下烟,帮忙打开了档案柜:你要查什么
最近几年的设备采购记录。林峰说。
老刘翻出几本厚厚的档案:都在这里了,你慢慢看。
林峰仔细翻阅档案,很快发现了问题。最近三年,厂里的设备采购费用连年攀升,但实际到货的设备数量却在减少。
更关键的是,很多采购合同的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有的甚至高出一倍以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