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寂院孤影藏锋芒
以及我掌握的每一个可能与母亲相关的细微线索。
房外的竹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低语着沈家大宅里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清晨的阳光越来越亮,幽篁居不再被雾气笼罩,但笼罩在我心头的、关于母亲生前境遇的迷雾,却更加浓重了。
我缓缓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竹林。那几竿竹子,在风中摇曳,看似柔弱,却坚韧挺拔。它们在偏僻的角落里,依然向着阳光生长。
我对着它们,在心里默默说道:母亲,您放心,女儿会好好地活下去。女儿会努力过上让您安心的日子,也会尽我所能,去了解您当年所有的无奈与困境。
我的目光坚定而深邃,像这竹林一样,藏着不容小觑的韧性和力量。沈清荷,这个被沈家忽视的庶女,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而开篇的这一笔,便从这寂静的院落,和那被克扣的月例开始。
午后,我在幽篁居的小小书房里,借着从竹叶间漏下的斑驳阳光,继续研读母亲留下的药理古籍。这本书并非寻常闺阁女子所读,里面记载了各种草药的性状、药理,甚至还有一些关于毒物的简略介绍。母亲并非出身医药世家,为何会有这样的书籍?而且看书页磨损程度,母亲生前似乎常常翻阅。这个疑问像小石子一样投入我心底,激起淡淡的涟漪。
书中的文字晦涩难懂,许多药材的名字更是闻所未闻。我捧着书,对照着墨书帮我描摹的药草图谱,一点点地啃。有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便在本子上记下,想着将来若有机会,或许能请教府里的老郎中,或是采买药材的管事。
墨书在我身边让着女红,她手中的针线飞舞,绣着简单的花样子,为我们添置一些日常用品。她偶尔抬起头,看看我,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担心我读书太过用功,伤了眼睛,也担心我终日沉浸在旧物和书本里,会更加思念母亲,心里不好受。
“姑娘,歇歇眼睛吧。”她终于忍不住开口。
我合上书,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对她笑道:“好。你绣的什么?瞧着倒别致。”
墨书将绣品递过来,那是一方青色的帕子,上面绣着几竿挺拔的竹子,虽然针法稚嫩,但神韵倒有几分幽篁居这些竹子的味道。
“瞧着好看,就想着绣几块。”墨书说,“总好过那些粗布帕子。”
我接过帕子,手指摩挲着那几根绣出来的竹子,心中暖暖的。墨书总是在这些小地方为我着想。她知道我喜欢竹子,也知道我厌烦那些单调的粗布。
“很好看,”我真诚地说,“墨书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墨书的脸颊微微泛红,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是个容易记足的孩子,只要我稍加肯定,她便能高兴许久。看着她的笑容,我心中的郁结似乎也消散了几分。
我将帕子放在一边,看向墨书,认真地问:“墨书,你还记得当年,母亲卧病在床时的事情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人来看望过?或者有没有听到仆役们说过什么?”
我问得很小心,没有提任何可能引起她警觉的词语。我只是想从她那里,看看还能不能拼凑出更多关于母亲生前最后一段日子的细节。墨书那时侯年纪更小,也许她记不得太多,但或许会有一些我忽略了的、她却记得的片段。
墨书听到我问起柳姨娘,眼神变得黯然。她放下针线,努力回想。
“柳姨娘……”她低声唤着那个在我心中早已被岁月模糊了面容的名字,“我记得姨娘病得很重,总是咳嗽,咳得厉害。她不爱吃东西,身子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她顿了顿,似乎在搜寻记忆深处的画面。
“来看望的人……好像、好像不多。老爷来过几次,但都待得不长。主母……主母一次也没来过。倒是府里的大夫,王大夫,天天都来请脉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