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围困强敌,虎口拔牙
,徐蚌线战斗打响,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直奔宿县,陈赓率部一马当先赶到了宿县以北,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消灭了向徐州靠拢的孙元良后卫部队第41军军部和122师3400余人,然后马不停蹄地进至徐南的曹村,对徐州城造成威逼势态。徐州守敌刘峙顿感如芒刺在背。
中原野战军进至徐州以南以后,刘峙连忙从邱清泉的第2兵团抽调了两个师的兵力,趁陈赓立足未稳之际,从徐州以南发起进攻,和陈赓的第4纵队打得热火朝天。
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接受攻打宿县的任务后,副司令员刘昌毅向部队传达了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首长的要求:攻,攻必克;守,守必固!
陈毅又专门打电话详细询问刘昌毅攻城的部署:“兵力够不够?”
“够了。”刘昌毅回答道。
“要不要增加兵力?”陈毅问。
“不要了。”刘昌毅坚定地回答。
“你们还需要什么?是否要炮?”陈毅又问。
刘昌毅这时顿住了,他当然想要。宿县这座古城看上去黑压压的,坚实的城墙让人望而生畏。
刘昌毅迟疑了一下,没抱希望地说:“司令员,如果有炮的话,给上几门当然好。”刘昌毅非常清楚中原野战军有多少炮兵。
陈毅放下电话就喊中原野战军的作战科长:“张生华!”
大炮轰隆隆地开来的时候,刘昌毅高兴坏了,他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炮。原来,炮兵是陈毅从华东野战军调来助阵的。
刘昌毅见状乐得老是忍不住要笑,但他的嘴唇在中原突围后受了伤,又被缝了几针,因此笑时又痛得直哼哼。有了大炮,他真是喜上眉梢。
各项准备已毕。华东野战军3纵和9纵一部按照部署,命令各旅急速向宿县地区开进。
13日拂晓,9旅完成了由西、南面对宿县县城的包围;8旅完成了由东、北面对宿县县城的包围。
11月8日,7旅配合1纵在张公店地区歼敌181师、在张阁歼敌543团后,兼程东进,在11月14日天刚放亮时就到了宿县,立即投入战斗。此时徐州与宿县的联系已被我切断。
14日,3纵在东关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对当前敌我态势进行了分析,并反复强调,攻占宿县关系到战役全局,号召部队全力以赴,同时要求部队严守战场纪律,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争取军政双胜!
当天下午,3纵司令员陈锡联和各旅领导在现场进行勘察,进一步研究打法,选定突破口,再次明确各旅的任务;对组织指挥、火力配备、协同动作、攻城准备都做了具体部署。
14日晚,7、8两旅首先由城东发起进攻,在炮火支援下,以迅雷之势突破东关敌人防御。敌步兵在6辆装甲车和城内炮火支援下向我反扑。这时,城墙上的敌人用机枪封锁了东关大街和护城河,两辆装甲车横在桥上向我射击,桥头堡的守敌也以密集火力阻挡我部队前进。但是没过多久,敌堡垒就被炸飞了,装甲车也惊慌逃走。敌人还没来得及把桥完全破坏,我军就已全部攻占了东、西、南、北四关,于夜里4时在关厢西端会合。宿县守敌陷入了一个严密的包围圈。
激战过后,枪炮声渐息,宿县城重新又归于让人难耐的静寂。然后就是我军的喊话声,以及宣传我军政策和各个战场胜利的声音,不时还有宣传弹从城外飞到城内。
11月15日17时,陈锡联指挥中原野战军3纵对宿县发动了总攻。为迷惑敌人,担任南、北两关佯攻的部队,提前15分钟开始行动。接着,我炮兵部队开始大显神威,东、西关攻城部队开始了半个小时的火力准备,各种火器一齐怒吼起来,一条条火龙准确地射向目标,打得城墙砖石横飞,地动城摇,敌军阵地上一片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