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33 章
    数年间,大楚与西域互通商贸,与西域诸国突厥、楼兰、龟兹等都交往密切,生活习性早已互融,在两国边关交界地带,尤为突出。

    如今朝堂局势剑拔弩张,双方均是杯弓蛇影,可百姓间的生活却远没有那么复杂。

    他们大多只是混迹柴米油盐酱醋茶里讨教生活,在互市中交换各自用品产物,满足生活所需。

    突厥盛产玉石、羊毛、好马,而大楚的鱼米稻香、绫罗绸缎、陶瓷瓦罐等亦是深受突厥欢迎的好物。

    互市友好,两相受益,互市锐减,也是民众受苦。

    一时间却又未能完全隔断两国的商贸往来,也足以窥见场面尚未到需走战争的最后一步棋。

    只是如今通商车队锐减至从前一二成之数,物以稀为贵,连带着米面粮油等一些基本吃食都涨了几倍甚至数十倍价,在这样节节攀升的价格里,不知道这个互市可以坚持多久。

    场面虽然还算和谐,只是战争导火索,不一定愿意这种场面持续下去。

    彭晴脑袋又疼了起来,她停止了往下的钻研回忆,当务之急,是尽快回到大楚,虽然尚未交战,他们流落到突厥,也实在不安全。

    一大早他们来到护府前,余安麻利地将三人的路引递交上去。

    路引从齐国时期萌芽发展,到了大楚朝,也继续沿用完善这个制度,凡是大楚国民,无人不知此物用处的。

    而小隐山村人久居深山,刘正即便有外出经历,也未能掌握其中关键,因此并未搜查李莲房的路引毁灭,或许这也是冥冥天意要指引李莲房回到家里。

    彭晴心里有些欣慰。

    眼看着余安又将婚书作为补充,道怀中小狸是自己与彭晴之子。

    那差爷一双狐狸眼上下认真扫视,将二人面貌和襁褓中的小狸对比一二,问了几句小狸出生、胎记之类的事情,见彭晴和余安回答得毫无遗漏,他便也不为难了。

    最后归还路引时,又没忍住多了句嘴道:“路引上该到县令处加盖成婚情况。

    ”似乎是对二人路引规格不符的些许抱怨。

    彭晴接过他递回来的路引,面上柔和微笑道:“官爷说的是。

    这次,这次回去我们就补上。

    ”那差爷在本子上记录着他们的姓名,看她面容和善,又很会讨好,心情也舒畅起来,对他们道:“午后便到此处乘车进关吧。

    ”说完又小声地自说自话,“保不准什么时候我也回大楚了。

    ”从头到尾他只简单盘问了几句,甚至连路引都没有仔细查看,彭晴和李莲房都略略有些惊奇,没想到竟这样简单。

    只是余安倒没什么吃惊的神色,高大的身形透露着浓厚的走南闯北之气,似乎对这样的结果早有预感。

    至于没有路引的阿丑,此刻便坐在街口饼铺里,吃完了方才点的大饼,正盼着他们归来。

    见阿丑吃完了饼,店小二又来询问:“客官,可要加茶?”

    说的是带着口音的汉语,似乎看出来阿丑是汉人的样子。

    “不用不用。

    ”阿丑连忙低头,他戴着织帽,将脸压得低低的。

    此处有绿眼睛、黑眼睛,或许也有除了他之外的粉瞳,但他潜意识里仍旧觉得自己在人群里样貌奇怪,仿佛四周窃窃私语的声音都是在说自己长得很奇怪。

    他捏着口袋的银子,想着要是他们还不回来,他就结了账去门口等他们。

    “上三碗面,加五个烤饼。

    ”余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说的是突厥语,阿丑听不懂,只是寻着声音看去,见是彭晴几人,急忙跑过去问情况。

    彭晴小声道:“已经安排好了,用过饭后,我们就跟官车回去,你从商队,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夫人她黑化了简介 >夫人她黑化了目录 > 第 3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