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最激烈、最惨烈的塔山阻击战
来时只剩下了7个人。
11日下午,国民党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率九十二军二十一师从塘沽海运锦西,接管了锦西方向作战的指挥权。得知锦州方向战事紧张,进攻塔山两天受挫,当晚,在锦西县中学紧急召集各军长、师长、参谋长会商,研究两天来的战况,在场的人都感到,一面要向锦州增援,一面又要保障葫芦岛的海上补给线,只能是兵力两头分散,加之锦西现有的兵力也不如锦州方向的多,完成增援任务有困难。
五十四军参谋长杨中藩主张,把主攻方向指向塔山与白台山之间丘陵地区,绕过塔山直逼锦州,但十七兵团参谋长张伯权等多数人还是认为,应急救援锦州,沿锦(西)葫(芦岛)公路前进快捷,塔山地势低,无险可守,易使用火力掩护部队前进。最后,侯镜如、罗奇都同意大多数人的意见,将兵力部署进行了调整,独立九十五师主攻塔山,以六十二军继续攻白台山,以五十四军八师攻铁路桥,九十二军二十一师为预备队,其余部队守锦西、葫芦岛间的原有阵地,前线部队统一归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指挥,各军炮兵归五十四军炮兵指挥官统一指挥,定于12日开始行动,但罗奇主张休息一天,让独立九十五师熟悉一下情况。
12日,国民党军务部队都到前线看地形,独立九十五师连以上军官在塔山阵前侦察,罗奇是独立九十五师的老师长,他向军官训话,指出进攻塔山路线和重点突破的方法,同时又打电报给北平,要求空军助战,这一天国民党军进行了频繁的调动。独立九十五师自称为“赵子龙师”,全部美式装备,有一个庞大的督战机构,并组织了“敢死队”准备大干一场,叫嚣“没有赵子龙师拿不下的阵地”。因从没受过打击,所以认为打塔山没有问题,而其他部队则对打塔山有畏惧心理。
在四纵队的阵地上,部队发现有大批的国民党军官在进行侦察,预感新的大战即将来临,纵队指示各部队,抓紧时机,加修工事,整顿组织,总结经验,做好打恶仗准备。各一线部队抢修了防御工事,加长了交通壕,增修防坦克壕,在每个战斗岗位上修了防炮洞和储弹点。在前沿设置了铁丝网和一列桩绊马索,将鹿砦加密加厚,在可能通过的道路上设了雷场,有的布下了爆破筒、手榴弹和桩钉板,为了迷惑国民党军还修了许多假碉堡。阵地上政治工作也搞得十分活跃,调整了干部,组织评功活动,开展军事民主,大家集思广益,研究战法,将各阵地上原有的标语牌整修一新。纵队发布了《告全纵队指战员书》,号召大家发扬顽强坚守的精神,把进攻的国民党军歼灭在阵地前沿,坚决完成阻击任务,保证攻取锦州的胜利。当日,十一纵三十三师采取攻势行动,主动组织阵前出击,一举攻占了寺儿堡,歼国民党军2000人,牵制了锦西守军,有力地配合了塔山正面的作战,受到东总的嘉奖。
12日19时,十二师三十四团侦察排七班长纪仁祥,带领全班化装成民夫,混进了国民党军的阵地,捕俘了九十二军二十一师六十三团副团长高禄臻及卫兵,获知国民党军部署的调整情况。与此同时,第二兵团对塔山防线的部署也进行了调整,由于十二师伤亡过大,将其防御正面缩小。三十五团、三十六团继续守白台子山,三十四团集中守塔山方向,将塔山以东阵地交由十师二十八团防守。白台山以西四纵队十一师三十一团、三十二团阵地移交给十一纵队防守。十一师三十一团移至塔山侧后,归十二师指挥,为四纵队总预备队。三十二团列入预备队,并加强四纵队一个炮兵团。根据两天来国民党军进攻的特点,研究了新战法:国民党军打炮时,除留少数人在阵地警戒外,其余进入工事隐蔽,炮火延伸后,部队占领阵地,待国民党军进至阵前30~50米时突然开火,趁国民党军迟滞之时,以精干小分队迂回两翼,配合正面实施阵前反冲击,依托阵地,守中有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