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适合当老师。他说,你有耐心,有同理心,还有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准备未来的教学工作,我开始参与学校的支教活动。
每个周末,我都会去附近的乡村小学帮忙。
那里的孩子们很可爱,但条件很艰苦。
教室破旧,教学设备简陋,连黑板都是用水泥做的。
但孩子们的眼神很亮,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想起了苏雨。
老师,城里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小女孩问我。
我告诉她们大学的样子,告诉她们樱花盛开的校园。
等你们长大了,也可以去上大学。我说,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小女孩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我想起苏雨作文集里的那些故事,决定把它们改编成适合孩子们的版本。
每次支教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们讲一个故事。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有时候还会主动续编故事的结尾。
老师,那个善良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他们问。
她变成了天使,守护着所有善良的孩子。我说。
这不是编造,我真的相信苏雨就是这样的存在。
支教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当老师的决心。
我要像苏雨希望的那样,用知识去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大四的时候,我开始准备教师资格考试。
复习的过程很辛苦,但每当想起苏雨的故事,我就觉得充满了动力。
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里学习。
有时候学到很晚,就会路过四楼的纪念角。
苏雨的照片总是静静地看着每一个路过的学生。
我在努力实现你的梦想。我会在心里对她说。
有一天晚上,我在图书馆学习到深夜。
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宿舍,突然听到轻微的钢琴声。
是《致爱丽丝》。
我循着声音走到四楼的音乐教室门口。
门半开着,里面没有开灯,但能看到钢琴的轮廓。
琴声很轻很柔,就像有人在为深夜苦读的学生弹奏安眠曲。
我没有进去打扰,只是静静地在门口听了一会儿。
音乐声渐渐变小,最后消失在寂静中。
我知道是她在陪伴着我们。
教师资格考试的结果很好,我顺利通过了。
拿到证书的那天,我第一时间来到了纪念角。
我做到了。我对苏雨的照片说,现在我也是老师了。
仿佛回应我的话,一阵微风吹过走廊。
温暖而轻柔。
毕业后,我应聘到了一所乡村中学。
条件虽然艰苦,但我觉得这更符合苏雨的理想。
她想要帮助的,就是这样的贫困地区的孩子。
第一天上班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
知识改变命运,善良照亮人生。
这是我从苏雨的故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道理。
台下的学生们看着这句话,眼中有困惑,有思考,也有希望。
同学们,我说,今天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个故事。
我开始讲述苏雨的故事。
当然,我讲的是一个正面的版本。
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善良的故事。
学生们听得很认真。
讲完之后,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那个女孩真的存在吗
我点点头:她不仅存在过,而且现在仍然在影响着很多人。
包括您吗
包括我。我说,她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