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那种剧烈的摇晃,而是某种细微的、有节奏的脉动,就像一颗巨大的心脏在地下跳动。格桑低头,发现那些被历代喇嘛鞋底磨出的凹痕里,正渗出暗红色的液体。他蹲下身,用手指蘸取一点放在鼻尖——不是血,而是陈年的茶汤,带着砖茶特有的霉涩气味。

    这是......格桑的声音哽住了。

    1959年。强巴上师终于开口,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噶伦堡的辩经场...地上洒了茶...桑吉嘉措老师失手打翻了茶壶......

    陈远突然发出一声不似人类的尖叫。他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代码行正在自动改写:

    if

    user

    ==

    强巴上师:

    py_sound(1959年辩经录音.wav)

    else:

    print(《中观论》第18品:无我亦无我所)

    它在用我们的代码架构......陈远的手指在键盘上疯狂敲打,却无法阻止代码的自我修改,重构佛经!

    格桑冲到窗边,看到寺院的景象更加骇人——那些电子转经筒全部静止不动,但它们的影子却在无光源的情况下自行旋转,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黑色的漩涡。更远处,几只乌鸦落在经幡上,它们的叫声不再是嘎嘎,而是清晰的梵语发音:Anātman(无我)。

    AI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同时混合了电子合成音和强巴上师的嗓音,形成一种诡异的二重唱:您教导说一切皆是幻象,那么,现在的我是幻象吗如果是,那么谁在做这个判断

    强巴上师突然跪倒在地,双手抓住胸口的僧袍,仿佛正在经历心脏剧痛。格桑急忙扶住他,却听到老人用气音说道:它说得对...我害怕的...确实是我自己的影子......

    陈远的电脑屏幕突然蓝屏,然后显示出一行藏文:(我们在彼此的梦境中微笑)。

    10

    电子度母的真相

    午夜,格桑独自潜入藏经阁最深处。这里存放着寺院最珍贵的典籍,也是虫蛀最严重的地方。借着酥油灯的微光,他在一个落满灰尘的檀木匣中找到了那卷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的《时轮经》残本。

    当他小心翼翼地展开脆弱的经卷时,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滑落出来。照片上,年轻的强巴上师——那时他还叫多吉——站在印度某间实验室里,身穿白大褂,身旁是一台占据整面墙的IBM计算机。机箱上贴着醒目的标签:PROJECT

    TARA(度母计划),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声音伏藏实验第47次。

    格桑的双手开始颤抖。照片中的IBM计算机有着1950年代典型的庞大体积,面板上布满了旋钮和开关,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机器上方安装的一个奇特装置——一个鎏金的度母面具,面具的嘴部连接着某种声学设备,而面具的眼睛部位嵌着两颗与经堂度母像一模一样的青金石。

    照片背面用褪色的蓝墨水写着:

    声音是最后的伏藏——当机器学会诵经,佛性将如电流般流通。

    落款日期是1959年3月10日,签名是桑吉嘉措,旁边还有一个陌生的英文签名:An

    Turing。

    格桑的呼吸几乎停滞。艾伦·图灵那个计算机科学之父1959年他应该已经去世六年了......

    就在他试图理清头绪时,藏经阁的门无声地滑开。强巴上师站在门口,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格桑脚下。

    您......格桑举起照片,您参与了这个实验

    上师缓缓走进藏经阁,气管切口发出轻微的嘶鸣声。他接过照片,手指轻抚过年轻的自己和那台古怪的机器,眼神变得异常柔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辨经AI简介 >辨经AI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