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磋磨得失去光泽的心境。

    王爷,该用晚膳了。门外传来老仆李忠低哑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自入宋以来,这位曾在南唐王府伺候了大半辈子的老人,说话总是透着三分敬畏、七分惶恐。

    李从善没有回头,只淡淡嗯了一声。他知道,所谓的晚膳,不过是几样寡淡的北方菜蔬,盛在粗瓷碗里,连一丝江南的精致都寻不见。他更知道,李忠每次进门时,身后必定跟着两名身着皂衣的护卫,美其名曰保护,实则监视。这汴梁城的驿馆,名义上是居所,实则是一座华美而坚固的牢笼。

    他缓步走向楼梯,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虚浮无力。昨夜又梦见了金陵,梦见菊花台旁的那株绿菊春水绿波开了,严菊花正提着鎏金小壶浇水,鬓边簪着一朵半开的墨菊,见他走来,回眸一笑,眼波流转间皆是温柔。可梦醒时分,只有驿馆冰冷的墙壁和窗外萧瑟的风声。

    登上小楼最高处的露台,凭栏远眺。暮色四合,天地间一片灰蒙。他的目光竭力穿透薄暮的纱幔,固执地投向南方。那里,是金陵,是故国,是他夜夜魂归的地方。然而视线所及,唯有连绵起伏的山峦,一重,两重,三重……像无数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堆叠在天地尽头。山势巍峨,峰顶隐没在铅灰色的云层里,显得格外苍凉。山脚下那条蜿蜒的河流,在暮色中泛着冷光,水汽蒸腾而上,与暮霭融为一体,更添了几分凄迷。

    山远天高烟水寒……他喃喃自语,声音被风吹得七零八落。这五个字,是从心底呕出来的血,每一个字都带着刺骨的寒意。这寒,是汴梁的风,是异乡的月,更是那颗被囚禁、被思念反复炙烤后,又被绝望彻底冰封的心。他忽然想起临别时,严菊花站在宫门前,素手攀着朱红的门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有落下,只轻声说:王爷早去早回,府里的菊花,等着您来赏。

    那时他还笑着安慰她:不过是短暂的出使,待事了,我便回来,为你簪上最新开的墨菊。可谁能料到,这一去,竟是永别。宋太祖以不肯臣服为由,将他扣留在汴梁,美其名曰赐第,实则软禁。南唐日渐势微,兄长李煜虽贵为天子,却也只能在宋廷的威慑下苟延残喘,遑论救他归乡。

    一阵浓烈的红意猝不及防撞入眼帘——驿馆墙外那几株枫树,不知何时已被秋霜染透。赤红、绛红、紫红……层层叠叠,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在苍茫的暮色里格外刺目。李从善猛地闭了闭眼,眼前却不由自主浮现出严菊花的脸庞。那是一个春日,她在菊园里不慎被蜂子蛰了,脸颊泛起一片红晕,又羞又恼的样子,像极了此刻这灼人的枫叶。

    相思枫叶丹……他喉头一紧,一股腥甜涌上舌尖。当年兄长李煜写下这阙《长相思》时,是否也和他一样,望着北方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痛楚枫叶红了又落,落了又红,可他的归期,却遥遥无望。他踉跄着回到屋内,跌坐在书案前。狼毫笔还搁在笔山上,端砚里的墨汁已有些干涸,凝成了一块。

    他颤抖着拿起笔,蘸饱了新研的墨。素白的宣纸铺展在眼前,他想写封信,想问问金陵的菊花是否开了,想告诉她汴梁的枫叶红得多么让人心碎,想……可笔尖悬在纸上,迟迟落不下去。他该写些什么呢报平安吗这囚笼般的日子,何来平安可言诉相思吗隔着千山万水,徒增她的烦恼罢了。

    一滴浓黑的墨汁从笔尖坠落,砸在宣纸上,迅速洇开一个不规则的圆,像一滴凝固的血。他颓然放下笔,墨点溅在袖口,如同永不褪色的耻辱印记。窗外,风更大了,吹得那几株红枫哗哗作响,像是在替他哭泣。

    忽然,一阵清冽的香气飘了进来,带着一丝苦涩,却又格外醒脑。他循香望去,只见驿馆后院的墙角,几丛野生的黄菊在寒风中怒放。花朵不大,却开得异常倔强,金黄的颜色在暮色里像点点星火,照亮了一隅的荒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13章:菊海千重山(一)简介 >第13章:菊海千重山(一)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