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章 提前打预防针(二合一)
,您要不吃,我哪好意思吃啊。”

    在儿女的坚持下,一锅的挂面分成了四份,唯一的荷包蛋,还是落入了方言的碗里。

    “哧溜,哧溜。”

    看着全家团圆,吃着自己煮的面,杨霞不禁瞄了眼挂在墙壁的方援军的遗像,“你的房间,妈一直有收拾,丫丫,呆会儿你把枕头、被子给岩子拿出来,铺了床就趁早睡吧。”

    “诶。”

    方红答应了一声,一吃完面,就和方言来到他的房间,从大衣柜里取出床单、被褥等。

    方言望着熟悉的房间,书桌、椅子、柜子、土炕,视线一一扫过,感慨万千。

    “这被子够不够?”

    “够,够,姐,我自己来吧。”

    “行。”

    方红搭了把手,边干边说:“这些年你在陕北吃了不少苦吧。”抬头盯着弟弟看,“之前你来信说自己高考又没考上,回不了城,妈跟我一直在给你想办法,可怎么也没有想到你能这么出息,都上《燕京文艺》了。”

    方言嘿然一笑,“姐,你跟妈不用替我操心,我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回京了。”

    方红一愣,“真哒?”

    “当然,《燕京文艺》的编辑跟我说的,现在知青返城是大趋势,要么想留下,要么离不开,剩下的,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方言不惜扯虎皮,也要劝说姐姐打消“招工指标”的念头,避免她像上辈子一样牺牲自己,给他换来挂面厂的指标。

    “那真是太好了。”

    方红激动不已,“你这趟能在燕京呆多久?有没有规定你什么时候回去?”

    “没有,《燕京文艺》的人好着呢,让我在燕京多玩几天,我想呆个十天半个月,也没有问题。”方言抚平床单上的褶皱,“我是这么想的,至少等到最新一期发行了,我再回去。”

    “好。到时候,我一定要多买几本。”

    方红语气里透着一丝期待。

    “不用,姐,《燕京文艺》会送样书过来,不用你自己掏钱。”

    方言深知但凡跟文化沾边的东西,姐姐非常地热衷,毕竟她当初的梦想就是考大学。

    “那敢情好。”

    方红拍了拍枕头。

    “姐,那个吕大成还老缠着你吗?”

    方言冷不丁地提了一嘴。

    “你怎么突然说到这个?”

    方红看到弟弟无比严肃的眼神,红着脸说:“也不叫‘缠’吧,毕竟我和他是高中同学,现在又是一个厂子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那你跟他现在的关系……”

    方言不免心急,害怕自己晚了一步。

    “什么什么关系,我跟他就是普通的工友关系,你不要给我胡思乱想。”

    方红警告道。

    “就没有人替他找过你,拉拉媒?”

    “你怎么会知道?”

    “那就是有咯。”

    “工会的同志来过一次而已。”

    方红咳嗽几声,掩饰尴尬。

    果然!

    跟上辈子一样,吕大成已经托人说媒!

    方言急道:“妈跟你什么态度?”

    “我还没答应呢。”方红摇了摇头。

    “妈呢!”方言追问。

    “妈也没说什么,只是看了看他的照片,问了问我对他的印象,又跟她们聊了聊。”

    方红怪异地看着弟弟。

    “呼。”

    方言吐出一口长长的气,赶上了!

    “你怎么突然关心起我这事了?”

    方红皱了皱眉。

    “我能不关心吗?你是我姐,不管是谈朋友,还是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简介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目录 > 第7章 提前打预防针(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