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五四章 阳虎执政
大致意思就是今后这个家虽然季孙斯还是老大,但是阳虎说话才算数。

    盟约就这么签了,季孙斯就这么成了阳虎的傀儡。第二天,祭神诅咒,释放季孙斯,同时驱逐了公父文伯等几个季孙斯的死党。

    到现在,季孙算是能体会到鲁国国君的那种无奈了。

    阳虎掌控了季孙家,叔孙和孟孙也都纷纷服软。于是,阳虎摇身一变,成了执掌鲁国大政的人。当年,叔孙不敢鞠躬尽瘁,儿子叔孙州仇(武叔)继位,岁数还小,更加不敢说三道四。

    消息传到孔子那里,孔子叹息了一声:“唉,陪臣执国政啊,这个国家是完蛋了。”

    按。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什么是“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就是说如果国家治理得当,老百姓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怨言。

    对于三桓之所以如此脆弱,孔子这样总结。

    按。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阳虎执政

    阳虎执掌国政,与其他任何刚开始执掌国政的人一样,迫切想通过某种方式确立自己的威信,让国内的人民畏惧,让全世界知晓,而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战争,阳虎这么认为。

    第二年,阳虎率领季孙斯和孟懿子出兵偷袭郑国的匡地,取得胜利。攻打匡地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自然是要表现自己的军事领导才能,而更重要的是,郑国此前曾经攻打晋国,所以此次攻打郑国等于是为晋国出气。

    去的时候是悄悄地出发,回来的路上阳虎命令鲁军在经过卫国的时候绕了个圈子到卫国首都,从南门入东门出,意思是说我阳虎的鲁国军队很牛,给你们看看。卫国国君卫灵公大为恼火,要不是大夫们劝住,当时就要跟鲁国开战。

    从郑国取胜归来,阳虎派遣季孙斯和孟懿子两人前往晋国,季孙斯是进献郑国的俘虏和战利品,孟懿子则是专门去向晋定公夫人进献礼品。一次派出两个卿,单这规格就让全鲁国人民对阳虎的权势侧目了。

    年底,阳虎又组织了一次盟誓,参加者是鲁定公、季孙斯、孟懿子、叔孙州仇,当然,还有阳虎自己,盟誓的内容还是大家伙从今之后要听阳虎的。之后,大家集体去了著名的乱葬岗五父之衢进行了诅咒。

    转眼到了鲁定公七年,齐国大夫国夏率军进攻鲁国。阳虎亲自领兵,带着季孙斯和孟懿子迎战。阳虎和季孙斯在一个战车,阳虎驾车;孟懿子和孟家大总管公敛处父一个战车,公敛处父驾车。于是,滑稽的一幕出现了。

    “虎哥,这仗怎么打?”司机公敛处父问。

    “我看,夜袭。”司机阳虎说。

    “行不行?”司机公敛处父问。

    “肯定行。”司机阳虎说。

    两个司机讨论,两个坐在车上的主人干瞪眼没资格发言。

    就这样,鲁军确定了夜袭的打法。

    鲁国和齐国打仗始终有一个问题没有办法解决,那就是两国之间实在是亲戚太多,打着打着仗就能发现对面是自己的小舅子。所以,给亲戚通个风报个信就太正常了。这次也是这样,鲁军的计划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齐军主帅手中。

    “狗日的阳虎最喜欢偷袭,咱们设好埋伏,全歼他们。”国夏的计划也订好了。

    问题是,有人给齐军送信,也必然有人给鲁军送信。

    所以,齐军的计划也第一时间送到了阳虎这里。

    得到齐军已经有准备的消息的时候,鲁军正准备出发,怎么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说春秋之七·孔子世家简介 >说春秋之七·孔子世家目录 > 第二五四章 阳虎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