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六弟可要好好准备。李承乾意味深长地说,这几年朝中变化不小,为兄怕你...不适应。
多谢太子提点。李睿拱手,心中冷笑。这个曾经陷害他的好兄长,五年过去还是这副嘴脸。
寒暄几句后,李承乾借口有事离开。李睿望着他的背影,眼神渐冷。当年巫蛊案,这位太子殿下可是功不可没。
回到临时安置的府邸,亲信赵虎迎上来:王爷,情况如何
李睿脱下外袍:明日大朝,必有一场硬仗。去把我们在长安的暗线都唤醒,我要知道这五年来朝中所有动向。
夜深人静,李睿独自站在庭院中仰望星空。五年蛰伏,明日便是他重返朝堂的第一战。父皇的猜忌,太子的敌意,群臣的观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陛下,您这个儿子,可不简单啊...他轻声自语,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第二章
大朝争锋
翌日清晨,太极殿前百官肃立。
李睿一身紫色亲王服,站在宗室队列中,显得格外醒目。不少朝臣偷偷打量这个消失了五年的皇子,窃窃私语。
听说他在岭南私练精兵...
可不是,还打通了南疆商路,富得流油...
陛下突然召他回京,莫非...
钟鼓齐鸣,打断了众人的议论。李世民身着龙袍,威严地步入大殿,群臣跪拜山呼万岁。
众卿平身。李世民扫视群臣,目光在李睿身上停留了一瞬,今日可有本奏
户部尚书出列:启禀陛下,河南道连日大雨,黄河决堤,十余州县受灾,急需赈灾银两...
李世民皱眉:准。从国库拨银五十万两,即刻送往灾区。
陛下,太子李承乾突然开口,儿臣愿亲自前往赈灾,以示朝廷恩泽。
李睿余光瞥见李世民眉头微蹙,心中一动。父皇不喜太子插手地方事务,这是他的机会。
父皇,李睿出列行礼,儿臣有一言。
大殿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刚回京的藩王会突然发言。
讲。李世民目光如炬。
李睿恭敬道:儿臣在岭南时,曾遇类似灾情。赈灾银两层层下拨,到灾民手中往往十不存一。儿臣建议派御史随行监督,并命地方官员公开账目,以防贪墨。
闪过一丝赞赏:此言有理。太子就不必亲往了,按岭南王所言办理。
李承乾脸色一僵,狠狠瞪了李睿一眼。
岭南王,李世民突然问道,你在岭南五年,对藩镇事务想必熟悉。依你之见,如今藩王权力是否过大
这问题直指要害,殿内气氛骤然紧张。李睿心知这是父皇的试探,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回父皇,他从容不迫,儿臣以为,藩王乃朝廷屏障,但权力确需约束。儿臣愿以身作则,请父皇削减岭南封地,改由朝廷直接管辖。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自请削藩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哦你舍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李睿真诚地说,儿臣的一切都是父皇所赐,何来舍得舍不得
好!李世民拍案而起,岭南王忠心可嘉。即日起,岭南军政收归朝廷,你仍保留王爵,协助治理。
李承乾再也忍不住:父皇!六弟如此大方,莫不是心中有鬼岭南偏远,他若无私心,为何主动...
太子!李世民厉声喝止,朝堂之上,慎言!
李睿暗自冷笑。太子果然沉不住气,这一闹,反倒显得他心胸狭窄。他趁机再下一城:父皇,儿臣还有一事相求。
讲。
儿臣离京多年,对朝政生疏。恳请父皇准许儿臣参与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