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暖好奇地问。
大学时就常来。周景川脱下西装外套,卷起衬衫袖口,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那时候通宵写论文或者做项目,凌晨唯一的去处就是这里。
苏暖眨了眨眼。她难以想象身价百亿的周氏总裁会记得一家街边小店,更难以想象他学生时代也会为论文熬夜。
你大学时...很用功话一出口苏暖就后悔了,这问题听起来太像没话找话。
周景川却似乎并不介意:不算最用功的。金融系有个女生,四年拿了三次国奖,毕业论文答辩时把评审教授都问住了。
苏暖的心跳突然加速——他说的分明就是她!他竟然记得这么清楚
听起来你很欣赏她她小心翼翼地问,同时观察他的反应。
周景川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专业能力确实出色。
老板适时地端上热腾腾的粥和小菜,打断了这个话题。苏暖舀了一勺粥送入口中,鲜香瞬间充满口腔。她忍不住满足地眯起眼:好吃!
你口味倒是没变。周景川随口道。
苏暖的手停在半空:什么
我是说,周景川面不改色,方达咨询的人口味都挺一致。上次你们刘总来也说好吃。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但苏暖总觉得哪里不对。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聊了项目进展、行业趋势,甚至意外发现两人都喜欢古典音乐和悬疑。
《玫瑰的名字》苏暖惊讶地放下筷子,我也超爱那本书!
Eco的叙事结构很精妙。周景川评论道,眼中闪过一丝愉悦,不过大多数人只看到表面的侦探故事。
符号学建构的迷宫!苏暖脱口而出,随即有些不好意思,我大学时痴迷过一阵符号学。
周景川静静注视着她:我知道。
这两个字让苏暖心头一颤。他知道怎么知道的她从未在公开场合提过这个冷门爱好。
但周景川已经转移了话题,谈起东南亚电信市场的特点。谈话间,苏暖发现他对目标公司的了解深入得惊人,连对方高管的个人风格和偏好都如数家珍。
所以并购后的整合关键不在技术,而在人。周景川总结道,这也是我欣赏你方案的原因——你考虑到了文化因素。
这是周景川第一次明确表达欣赏。苏暖感到一阵微妙的成就感,比拿下项目还令人愉悦。
离开粥铺时已近凌晨一点。周景川坚持送她回家,这次苏暖没有推辞。车内的沉默不再尴尬,反而有种舒适的默契。
在一个红灯前,车载音响自动播放起一首钢琴曲。前奏刚响起,苏暖就愣住了——这是她大学时期最爱的《Gymnopédie
No.1》,萨蒂的作品,冷门到连古典乐迷都未必熟悉。
这首曲子...她忍不住开口。
随机播放的。周景川迅速切到下一首,动作快得可疑。
苏暖偷偷瞥了一眼音响屏幕——明明是播放列表模式,哪来的随机但她没有拆穿,只是靠在座椅上,任由熟悉的旋律在车厢内流淌。
车停在她公寓楼下时,苏暖道了谢准备下车,周景川却突然开口:
周六有空吗
苏暖的手停在门把上,心跳漏了半拍:有...有什么事吗
大剧院有场音乐会,曲目是你喜欢的。周景川语气平静,仿佛在讨论明天的天气,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一起去。当然,纯粹是工作外的交流。
苏暖的大脑瞬间处理了太多信息:他怎么知道她喜欢什么曲目这算约会吗她该答应吗
好啊。最终她听见自己说。
周景川点点头:七点,我来接你。
回到家,苏暖把自己扔进沙发,盯着天花板发呆。今晚发生的一切太不真实——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