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拉伸动作时,毛衣下摆掀起一角,露出腰侧那颗朱砂痣。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这颗痣在江临舟成名作《釉色》里被艺术评论家称为上帝最后一笔。
注意肩胛骨的位移。江临舟强迫自己进入教学状态,却在画第一笔时手抖了——陆灼后颈有他昨晚咬出的红痕。
速写进行到第七分钟,陆灼突然转身:建议江老师示范正确的观察距离。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握住江临舟的手腕,将人带到自己正前方,这个角度...
松木香突然逼近。江临舟的鼻尖距离陆灼的喉结只有十公分,能清晰看见随着呼吸起伏的血管。他的炭笔在纸上狠狠一顿,留下个突兀的黑点。
或者...陆灼突然摘下他的眼镜,这样更清楚
世界骤然模糊。江临舟在朦胧中听见学生们的起哄声,而陆灼的拇指正暧昧地蹭过他虎口的茧——那是常年握笔留下的印记。
下课铃拯救了他。江临舟匆忙收拾画具时,发现陆灼在讲台留下张对折的速写纸。他偷偷展开,上面是自己在课堂上发愣的侧脸,背面写着:
[今晚七点
画室
把课上没画完的补全]
落款处画着颗被炭笔涂满的爱心,用力到几乎划破纸面。
走廊传来学生们的笑闹声。江临舟把速写按在胸口,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艺术家都讨厌完美构图,因为所有线条,最终都会不受控制地奔向那个唯一的焦点。
——————
第七章
标本暗室
暴雪封路的周末,江临舟在阁楼找旧画具时碰倒了纸箱。泛黄的照片雪片般散落一地——十七岁的陆灼在篮球场跃起扣篮,后颈汗湿的发梢在阳光下闪着碎金。
他僵在原地。这些本该在毕业那年就销毁的偷拍照,此刻正赤裸裸地铺满橡木地板。更可怕的是每张照片背面都标着精确日期,甚至记录着拍摄时的心率——[2014.11.03
晴
心率128]。
江临舟。
陆灼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惊得他碰倒了台灯。暖黄光晕里,男人弯腰捡起一张照片:高三午休时间,他趴在课桌上小憩,而照片边缘露出半截偷偷伸过来的手指——是江临舟在测他睫毛长度。
解释一下陆灼用照片轻拍他发烫的脸颊。
阁楼突然变得逼仄。江临舟后退时撞到储藏室暗门,老旧的弹簧锁咔哒弹开。
月光从气窗斜斜切进来,照亮整面贴满速写的墙——不同角度的陆灼在黑暗中注视着他:喝水的喉结线条,解题时微蹙的眉峰,甚至体育课后撩起衣摆擦汗时露出的一截腰线。每幅画右下角都标注着日期,最早可以追溯到他们高一初次相遇。
这是...陆灼的指尖抚过那些泛黄的纸页,你的秘密画展
江临舟的呼吸凝滞了。他看见男人停在最中央那幅画前——大学时代的陆灼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低头记录数据,而画纸空白处写满密密麻麻的正字。
四百三十七天。陆灼突然转身,这是我们重逢前你画我的次数
雪粒敲打玻璃的声音突然放大。江临舟想逃,却被陆灼抵在画墙前。男人温热的掌心贴上他后背,隔着一层毛衣数他的脊椎骨节:当时为什么不来医学院找我
照片从颤抖的指间滑落。江临舟看见十七岁的自己在每张照片边缘留下的影子——永远站在镜头拍不到的角落,永远维持着伸手却不敢触碰的姿势。
江临舟。陆灼突然咬住他耳尖,你标本课满分,怎么轮到我就...
未尽的话语消失在相贴的唇间。夜雪纷扬,陆灼抓着他的手按在墙上那些画作间: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