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去得越来越频繁,有时甚至夜宿别院。
侯府上下的下人见此情景,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有些趋炎附势的,便偷偷跑去别院献殷勤,更有甚者,开始在府中嚼舌根,说侯夫人善妒,容不下庶子,不如柳姨娘(不知何时,下人们已私下称柳如眉为姨娘)温柔体贴。
这些话传到沈清辞耳中,她只是淡淡一笑,并未理会。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柳如眉既然能带着孩子找到侯府,就绝不会甘心只待在别院。
果然,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
一日,沈清辞正在库房清点春夏季的衣物,准备分给各院的下人。墨竹匆匆忙忙跑进来,脸色焦急:夫人,不好了!城外别院那边传来消息,说……说小公子念儿不小心掉进了湖里,现在高烧不退,柳姑娘哭得死去活来,侯爷让您过去一趟呢!
沈清辞手中的账本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掉进湖里念儿才四岁,怎么会不小心掉进湖里
她心中疑窦丛生,但面上却不动声色:知道了。备车,我这就去。
赶到别院时,只见院内一片慌乱。萧煜焦躁地在廊下踱步,见到沈清辞,立刻上前,语气带着责备:清辞,你可算来了!念儿他……他还在里面发高烧,大夫说情况不好!
沈清辞没理会他的责备,径直走进内室。只见柳如眉披头散发地坐在床边,抱着昏迷的孩子哭得肝肠寸断,见到沈清辞,立刻扑了过来,跪倒在地:夫人!求您救救念儿吧!都是我不好,没看好他,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沈清辞皱着眉,避开她的手,走到床边。念儿小脸烧得通红,呼吸急促,确实病得不轻。她伸手探了探孩子的额头,又看了看旁边药碗里的药渣,心中已有了几分计较。
大夫怎么说她问旁边的侍女。
侍女战战兢兢地回答:大夫说……是受了寒,又呛了水,引发了高热,开了方子,正在熬药。只是……只是小公子年纪小,怕扛不住……
萧煜在一旁痛心疾首:都怪我!要是我早点把他们接进府里,有那么多下人伺候,怎么会出这种事!清辞,你就看在念儿是我儿子的份上,让他们进府吧!府里条件好,也能更好地照顾念儿!
来了。沈清辞心中冷笑。果然是苦肉计,为的就是名正言顺地进府。
她还没开口,柳如眉又哭喊道:不!侯爷!不能怪夫人!是我没本事,没看好孩子,怎么能因为这个就逼夫人呢我们母子命苦,就算死在这别院,也不能让夫人为难……
这话说得,倒像是沈清辞是个容不下庶子的恶毒主母,逼着他们母子住在这偏僻别院,才导致孩子出事。
沈清辞看着眼前这对情深义重的父女,心中最后一点温度也消失了。她缓缓开口,声音清冷:侯爷想让他们进府,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侯府规矩森严,外室和庶子无名无分,如何进府若是传扬出去,说镇北侯府连基本的礼法都不顾,侯爷的脸面还要不要
那你说怎么办萧煜急切地问,总不能看着念儿受苦吧!
办法不是没有,沈清辞目光落在柳如眉身上,除非柳姑娘能拿出一个合理的身份。否则,就算念儿病好了,也不能进府。
柳如眉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哭道:民女是戴罪之身,哪有什么身份……只要能让念儿进府治病,民女做什么都行!
做什么都行沈清辞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好啊。那你便写下一份文书,言明你是因家道中落,自愿将孩子托付给侯爷抚养,你自己则削发为尼,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如此,念儿便可认祖归宗,以庶子的身份留在府中,由我这个主母亲自教养。你看如何
这话一出,不仅柳如眉惊呆了,连萧煜也愣住了。让柳如眉削发为尼这怎么可能!
柳如眉立刻尖叫起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