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远比他想象得还要复杂,漕帮与西夏细作勾结,黑水十三煞劫掠商船,朝堂新旧党争,一切线索似都交织在一起。而他汪寒,也不再是汴京那个只知练功的商行少主,他注定要在这江湖中,闯出一条自己的路。
第三章:嵩山问道
商船沿着漕渠一路南下,水波轻摇,恰似少女温柔的手,轻抚着行进中的船只。汪寒与陆文昭并肩立于船头,任凭河风轻轻吹拂。陆文昭身着太学生服饰,虽先前经历劫难,可眉宇间透着股书卷气,那双眸子,满是坚毅与思索。
汪兄,朝堂之上,新党旧党因青苗法争得不可开交。新党欲借此强化中央集权,旧党却忧其扰民。这纷争,怕是要波及整个江湖。陆文昭轻叹一声,言语里满是忧虑,黑水十三煞劫掠商船,漕帮暗中勾连西夏细作,说不定就是朝堂势力在江湖的延伸。
汪寒微微颔首,眉宇间闪过一丝凝重。他想起日前在汴京金明池畔那惊鸿一瞥的神秘老者,以及那本《河洛天书》残卷。书中古奥文字与繁复星象图,似藏着无尽秘密,与江湖风云变幻息息相关。
我此次押运丝绸至淮南,途经嵩山少林寺,想借机拜访藏经阁首座慧觉大师,或许能从佛门典籍中解得天书一二。汪寒沉声道,声音低沉却坚定,少林寺作为佛门圣地,藏经阁中说不定有记载天书类似的星象之学。
陆文昭眼神一亮:少林寺高僧辈出,藏经阁更是武学与智慧的宝库。倘若慧觉大师能给予指点,于你于江湖,都将是莫大机缘。
日头渐渐升高,金黄的阳光洒在漕渠水面上,波光粼粼。汪寒与陆文昭在甲板上摆开阵势,切磋起武学来。汪寒使出北斗七绝剑,剑法灵动,剑势如破军出阵;陆文昭则以太学生所学的防身剑术应对,招式虽简洁,却也透露出书卷气的灵动。两人你来我往,剑影交织,却也在这切磋中相互学习,增进情谊。
商船停靠码头,汪寒与陆文昭踏上嵩山之路。嵩山如沉稳巨人,巍峨屹立,山间云雾缭绕,给这武林圣地披上神秘面纱。山道崎岖,碎石遍布,汪寒与陆文昭二人却健步如飞,沿着蜿蜒山路直奔少林寺。
踏入少林寺,古朴庄重之气迎面而来。寺内古木参天,佛塔矗立,僧人们身着灰袍,或诵经或扫地,皆一脸虔诚。汪寒与陆文昭在知客僧引导下,来到藏经阁。藏经阁古朴厚重,木门上刻着精美浮雕,仿佛诉说着悠悠岁月。
慧觉大师已在阁内等候,他身着朴素僧袍,眉如卧蚕,眼眸深邃似藏着星辰大海,满脸慈悲之色。
施主前来,可是为解《河洛天书》之谜慧觉大师声音浑厚,宛如来自远古的梵音,一下叩响汪寒心门。
汪寒微怔,旋即躬身行礼:大师明鉴,晚辈正是为此而来。这《河洛天书》残卷上所绘星象图与古奥文字,晚辈百思不得其解,还望大师指点迷津。
慧觉大师微微颔首,示意汪寒展开天书。二人席地而坐,月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泛黄的书卷上。大师仔细端详那星象图,手指轻点,沉声道:此图暗藏周天星斗运转之理,与老衲所修金刚伏魔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金刚伏魔功以佛门般若智慧为根基,修炼时需凝神静气,观想自身如金刚怒目,降伏心魔。
汪寒心神领会,闭目凝神,依照慧觉大师所授口诀运转内息。渐渐地,他只觉丹田处暖流涌动,周身经脉似被洗涤,心灵也空明起来。慧觉大师见状,嘴角微扬,似是欣慰。
汪施主资质上乘,假以时日,必能融会贯通。慧觉大师轻声赞许。
正当汪寒沉浸于武学境界提升的欣喜时,寺院外传来一阵喧哗。汪寒与慧觉大师对视一眼,起身随大师来到偏殿。透过窗棂,汪寒瞧见几名灰袍武僧,正护送着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那男子戴乌纱帽,官服上绣着孔雀补子,乃六品官员。他面露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