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落,其中不少都和铁路运输有关,比如铁路工厂、物资仓库、装卸队等等。
data-faype=pay_tag>
小王,李卫国掐灭烟头,眼神锐利起来,通知下去,以火车站为中心,半径五公里范围内,所有的工厂、作坊、工地,特别是和铁路运输、物资仓储相关的单位,让他们明天一早统计一下,近期有没有失踪的员工,或者有没有没来上班、联系不上的人。重点关注年龄在三十到三十五岁之间,身高一米七左右,穿蓝色劳动布工装的男性。另外,去各个派出所查一下近期的人口失踪报案,看看有没有符合特征的。
是!小王立刻答应,还有那个手表印,凶手拿走了手表,会不会是为了掩盖死者身份,或者手表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
有可能。李卫国点点头,手表暂时先放一放,当务之急是确定死者身份。只要身份确定,社会关系、活动范围就能展开调查,凶手的线索就可能出现。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火车站东侧的位置。那里有几条重要的铁路线交汇,正在进行一些扩建和维护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一部分。想到这里,李卫国的心头不由得一紧。如果死者和铁路建设有关,那么这起命案背后的可能性就更加复杂了。敌特分子会不会利用这个机会,制造混乱,破坏建设
一定要快!李卫国喃喃自语,绝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窗外,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预示着这起案件的侦破之路,也将如同这雨夜一般,充满泥泞和未知。但李卫国和他的同志们,已经踏上了追踪的道路,他们坚信,只要循着线索深挖下去,总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第三章
踪迹
第二天一早,雨过天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城市上,空气清新了许多,但公安局里的气氛却依旧紧张,李卫国和刑侦队的同志们几乎一夜没睡,整理线索,布置任务。
按照李卫国的部署,侦查员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头行动,一组负责走访火车站周边五公里内的工厂、工地和相关单位;一组负责排查各派出所的失踪人口报案,还有一组则继续深入现场周边,扩大范围进行走访,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目击者或者遗漏的线索。
李卫国坐镇局里,一边等待各小组的反馈,一边再次仔细研究着法医老陈送来的初步解剖报告和证物分析。死者的死因确认是后脑钝器伤,凶器倾向于扳手、铁棍之类的工具残留的碎屑化验结果显示,可能是一种廉价的火柴盒纸片,上面没有任何印刷图案,属于最普通的那种。
火柴盒……李卫国喃喃自语,这东西太普通了,几乎人人都有,很难作为关键线索。但聊胜于无,至少说明死者可能身上带过火柴,或者接触过火柴盒。
就在这时,负责走访工厂的小组传来了第一个消息,李队,我们在铁路工程局第三工区走访时,工区的保卫科长反映了一个情况。
电话里,侦查员小张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他们工区有一个叫王强的临时工,昨天下午上班时还在,负责搬运枕木和一些工具,但是下班后就没回家,他老婆昨晚等到半夜也没等到人,今天一早来工区打听,才知道王强昨天一下班就走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李卫国心中一动:这个王强的体貌特征怎么样年龄、身高年
龄大概三十三、四岁,身高一米七左右,体型中等,皮肤不算黑,听他老婆说,他平时就穿一件蓝色的劳动布工装,和死者身上的很像!有没有照片或者有没有什么明显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没有痣,或者牙齿有没有问题李卫国追问道。
照片暂时没找到,他老婆说家里有一张,正在回去取。不过,他老婆提到,王强左侧下排有一颗牙以前干活时磕掉了一小块,后来去补过。